2018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 )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
A. 遗传
B. 自然环境
C. 教育
D. 社会环境
【答案】C
2.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 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3. 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学习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认知策略
C. 通用策略
D. 宏观策略
【答案】A
4. 阅读技能是一种( )。
A. 操作技能
B. 运动技能
C. 心智技能
D. 学习技能
【答案】C
5.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
A. 求成的动机、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三者数值越大,则争取成功的行为趋向也越强
B. 任务越难,成功概率就越小,故诱因价值越小
C. 任务越易,成功概率就越大,故诱因价值越大
D. 当一个人有了较高的求成动机水平,成功的概率越大,最有可能做出争取成功的行为
【答案】A
6. 孕妇的营养状况、情绪及药物、酒精、毒品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智力缺陷,出为胎儿生活的( )对其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环境
B. 自然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心理环境
【答案】B
7. 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 )的迁移效果甚微。
A. 知识
B. 技能
C. 智力
D. 品德
【答案】C
8.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的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属于( )水平。
A. 前世俗
B. 后世俗
C. 世俗
D. 半世俗
【答案】B
9.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10.阅读完某段文章后,学生问自己:“我理解了吗?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我能记住吗? ”这是属于( )。
A. 概括策略的应用
B.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
C. 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
D. 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
【答案】B
二、简答题
11.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答案】(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乙答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 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 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12.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及思维认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及科学总结。它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唯物本质及其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倡导一切科学研究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证唯物主义是一切科学研究、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思想及方法论基础。其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教育心理学以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学生的学习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山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不遵从到遵从这样一系列心理变化问题。学生学习的规律属于心理变化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观点揭示了主观与客观、心理与客观现实及活动等的辩证关系,为人们科学地认识学习的心理规律提供了门径。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就易于认识各种学习的本性及其规律。
②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中的一门二级学科,它与其他心理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所确立的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解决本学科的独立性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对象问题上的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仅仅是心理学知识在教育上的应用。这种观点从方法论角度,仅仅只看到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其他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其间的区别。这违背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③在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借鉴与发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离开了唯物辩证法,也难以妥善解决。
总之,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要想取得成果,首先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所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