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根据货币主义(弹性价格)汇率理论,下列哪一经济事件可能导致美元对日元贬值?( )

A. 美联储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日本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C. 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呈上升趋势

D. 美国提高对日本进口品的关税

【答案】C

【解析】按照货币数量论的剑桥方程式,两国货币供给量可分别表示为:本国货币供给量

外国货币供给量:式中,P 和分别为本国与某外国的物价水平;Y 和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国民生产总值;M 和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按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

2.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下( )。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中立

D. 货币政策有效

【答案】B

【解析】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需要保持汇率的稳定,因此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干 预,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无效。例如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后,本币有贬值的趋势,为维持固定汇率,必须在外汇市 场上买本币,卖外币,从而使货币供给减少到之前的水平,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

3.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法国

D. 中国

【答案】B

【解析】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

示。英国一直采 用这一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 日起也改用间接标价法。ACD 三项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二、简答题

4. 讨论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案】(1)所谓国际贸易交换条件(以下简称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指数;式中,T 为贸易条件;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当比率上升,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有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能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反之,当这一比率下降,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它表示由于进出口相对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相同数量的出只能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这意味着实际资源的损失。汇率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对贸易条件发生影响。

(2)本币贬值对本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①假设本国在出口品方面是大国经济,在进口品方面是小国经济。

在进口方面,进口品的国际价格由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决定,本国仅是价格的接受者。当本币贬值时,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价格不变。

在出口方而,本国是出口品国际价格的制定者。当本币贬值时,在出品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会下降。这样,以外币计,本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

②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以上仅仅分析了大国经济、小国经济与进口、出口、本币计价、外币计价等多种组合中的一种情况。在下述情况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会十分有限。

第一,一国的进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其进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便可以不受其进出口数量的

影响。

第二,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定价权。本币贬值的宗旨仅仅在鼓励出口商品的生产和进口商品的减少,而不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仍保持不变。

第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低,也能阻止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的恶化。

在现实生活中,一国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完全满足上述条件是很困难的,因此,货帀贬值或多或少会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5. 如何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

【答案】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要讲究方法,注重对各个项目的具体分析,注重在项目分析的基础上的全面分析,注重比较分析,以便充分发挥国际收支平衡表应有的积极作用。

(1)注意项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内容,因此要逐一具体分析。先

要分析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然后分析各个项目的局部差额,再分析各项局部差额的平衡情况,最后分析国际收支总差额情况。因为,即便一国某一时期国际收支总额是平衡的,但不等于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每个项目都实现了平衡,所以要注重分析项目的局部差额及其平衡情况。

(2)注意综合分析。在分析了各个项目及局部差额的基础上,要注意分析各项差额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平衡情况,进而分析国际收支总差额状况。分析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数额多大、对经济发展影响如何,进而深入查找形成原因和制定调整措施。

(3)注重纵向分析。所谓纵向分析是指分析本期以前有关时期的国际收支状祝。因为一国本期国际收支平衡与台、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信誉如何,是与本国前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的。只有进行纵向分析,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4)注意横向分析。所谓横向分析是指要分析其他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世界经济处于一个整体中,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状况如何,不仅与本国当期与前期的国际金融和对外经济政策有关,而且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有关。要正确估计与制定本国的国际金融状况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不注重分析他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不行的。

6.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其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1)经过理论和实例分析,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可作如下总结:

①国际收支复式记账法中,记人借方的项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増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②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单个账户进行汇总,可能会产生贷方和借方数字不等的情况。若贷方大于借方,则差额称为这个项目的收支顺差(或盈余),用正号表示;若贷方小于借方,则差额称为这个项目的收支逆差(或赤字),用负号表示。

③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恒等于零,这是由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记账法原则所决定的。

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每项账户,都反映着一定性质的经济行为。不同账户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每项账户,都反映着一定性质的经济行为。不同账户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不同性质的经济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类)账户的差额,可以由另一个(类)账户的差额来部分地或全部地弥补,一笔交易有时可以同时涉及3个或3个以上的账户。 7.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 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应自觉遵守。国际货币 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 作国际间清算,并被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资产;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维持和调节国际收 支的需要。②汇率制度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