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47中国史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论述题
1. 抗战初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是如何展开斗争的?各自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对日作战中形成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战场。两个战场的联合打击,彻底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敌后抗日战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确定的在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陕甘宁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使日军受到极大威胁。从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共奸敌5万余人,牵制敌人兵力达30万以上,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力量也得到壮大和发展。八路军发展到15万多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总人口达到5000万人以上。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取得重大的胜利。
(2)正面战场:①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它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从抗战爆发至1938年底,日军虽然取得军事上暂时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达44万人,被牵制的兵力达70万人以上。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大大增强了日本国内的困难。②客观上掩护和支援了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虽然溃退千里,但它抗击和牵制着日军的主要兵力,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③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尚能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坚持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2. 简评宋教仁。
【答案】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而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1924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企图走合法的选举路线,通过组织责任内阁以架空袁世凯的做法在当时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宋教仁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世敬仰。
3. 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答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严重危害主要有:
(1)主要内容
①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白银九亿八千万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两千多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②北京东交民巷一带划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驻军。③大沽炮台以及从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一律拆毁;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驻兵;准许各国在北京以及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驻兵。④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惩办所谓“首祸诸臣将”,目的在于永远奴役中国人民。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办理对外事宜,以便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国的对外机构来操纵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⑥清政府分派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
(2)危害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项极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帝国主义列强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标志着清朝统治者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评述新文化运动。
【答案】(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政局动荡,加紧侵略中国。
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思想文化方面:到20世纪初,两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上台后,搞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初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主要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什么是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实质是探索中国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由1915年兴起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勇敢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的“新”是指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经过新文化运动,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③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5.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案】(1)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与国内封建势力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他们有软弱、妥协的一面,这就使得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②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且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
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而帝国主义更是不希望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列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和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