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620专业综合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民主
【答案】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以特定政治统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以多数决定为基本的规则,通过间接民主或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其价值和内容。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民主是确立和巩固阶级统治,推动人们广泛地参与政治决策,提高人们的政治能力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
2. 政党
【答案】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3. 国家的政治职能
【答案】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由于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阶级的统治和镇压来实现,所以,有时又称镇压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 多党合作制
【答案】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这力面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则是革命的同盟军。作为它们利益代表的民主党派积极与共产党合作,参与民主革命斗争,从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基础。
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随着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原先的民主党派己成为它们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人士的代表,它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现实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5.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福利国家保留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宪政体制,但是其国家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型。福利国家的根本特征是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社会,目的是为了弥补自由市场制度下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治民主的发展路径。
【答案】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
过,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
(1)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①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方面,民主政治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公民不可能有谋生以外的时间和兴趣关心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另一方面,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运用,因此,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及其规则,是发展和完善政治民主的基础途径。
②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性建设,要求社会保持稳定和相对均衡。政治民主的运行和发展只有在政治常态下才能实现,因此,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保障社会政治秩序与和谐稳定发展,保证社会政治和国家的安全,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
③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性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民主政治具有以平等、参与、自主、宽容和理性为内容的政治文化特点。因此,政治民主的发展,需要破除以专制集权的政治特权和政治权力依附为特征的封建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需要消除非理性的、狂热的、偏激或冷淡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在社会成员中培养具有平等、自主、参与、宽容和理性的公民文化。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民主制度的确立、政治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
①政治民主的制度确立,是民主的制度性建设的首要任务。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实际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确立民主规则并且逐步按照这些规则制度化的过程。,必须确立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必须以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贯彻落实这些根本制度和原则。
②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a. 政治权力主体在确立了政治民主的根本制度之后,需要完善和改进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置和改进政治机构和设施,确定政治组织和机构的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权力关系,开拓和完善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制度。
b.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制订和完善各项具体法律法规,以形成统一而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③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要求对于民主政治运行规则的建设和规范,要求政治生活公开透明,要求政治生活按照法定规则运行。
④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要求设置权力运行的正当程序,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不同利益的协调,都应该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而政治决策和实施过程,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民主意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因此,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①提高社会教育水平。通过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公民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公民理性认识能力和政治认识能力,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准备必要的文化素养;
②对公民进行民主政治与法治的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在社会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参与、自主、宽容和理性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
③对公民进行特定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使公民认识民主政治生活,熟悉民主政治规则和程序,掌握民主生活技能,从而有效顺利地参与民主政治过程;
④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具有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有效性,从而使得民主政治的公共生活与公民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相关,使公民感受到民主政治的运行对于其利益实现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到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价值。
7. 简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答案】(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具体有: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切身利益都决定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
a. 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个遭受帝国主义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
b. 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绝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维护的奴役促进和压迫、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外交的宗旨和首要目标必须是和平与发展; c.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需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作为保证,和平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这是中国外交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宗旨和首要目标的重要原因;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从优化国际环境,维护中国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出发,也要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②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是在与苏联结盟时期,还是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中国政府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b. 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c. 文化上互相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d.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