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 .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 . C.冷战秩序的瓦解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 .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铁器牛耕的推广。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国家走向统一。 分封制的崩溃。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万家子公司。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当前世纪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全球化。 D.一超多强。 海参供食用的部位主要是()。 头部。 体壁。 管足。 生殖腺。 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 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