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三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椎病。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 臂丛神经损伤。 脊髓侧索硬化症。 末梢神经炎。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患者,男性,35岁,头痛、头晕半年,1周来症状加重伴视物不清,伴恶心、呕吐、纳差,血压190/105mmHg,血红蛋白69g/L,尿蛋白(++),尿沉渣检查RBC3~5/HP,血肌酐806μmol/L,尿素氮33mmol/L,Ccr9ml/min,CO2CP14mmol/L,B超双肾大小,左肾9.1cm×4.8cm×14.Ocm,左肾8.9cm×4.5cm×3.8cm。该患者的透析指征是() A.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CO2CP14mmol/L。 血肌酐806μmol/L,尿素氮33mmol/L。 Ccr9ml/min。 以上全是。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