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633历史学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工资改革

C. 物价改革

D. 增强企业活力

【答案】D

【解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系统地阐明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増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②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③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④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⑤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⑥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

2. 国民党成立了用来协调战时的金融政策及其各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是( )。

A. 中国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交通银行

D. 四联总处

【答案】D

【解析】1939年9月8日,国民党的四大银行,建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以协调战时金融政策及诸行间相互关系。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物,对四行进行战时管理,从而控制了大后方的金融命脉。

3. 毛泽东重新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D. 七千人大会

【答案】C

【解析】A 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的问题。B 项,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在总结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C 项,八届二中全会,全面地肯定了反右派斗争;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论述,错误地批判了1956年的反冒进为“右倾保守”,开始背离了八大关于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D 项,七千人大会,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动员全党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

4.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是( )。

①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从事工人运动,并作出了建立工会、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工会报刊和小册子、成立研究工人运动的机构等具体规定。

5.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晚年在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这就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6.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梁启超在其研究领域对中国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著作不属于梁启超的是( )。

A. 《中国史叙论》

B. 《清代学术概论》

C. 《中国史纲》

D.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答案】C

【解析】《中国史纲》是20世纪40年代张荫麟为高中生编写的通史教材。《中国史叙论》是梁启超1901年所著。《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梁启超讲述中国三百年学术史的讲义。

7. 下列描述近代历史的说法,全都不正确的是( )。

①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宋教仁被刺

②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这从根本上说明列强侵略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英、日对中国的争夺

⑤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

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凯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 “府院之争”实质上反映了美、日在争夺中国权益上的矛盾和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势力的矛盾;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出现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其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复辟势力;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