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633历史学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民国时期专门维护商人各自行业利益的法定组织是( )

A. 行会

B. 商会

C. 会馆

D. 同业公会

【答案】D

【解析】同业公会为民国时期依法成立的工商业者的同业组织。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工商同业公会法》后,所有的城市工商同业组织都改成同业公会。

2. 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徐特立

D. 华罗庚

【答案】B

【解析】蔡元培先生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民主思想家、理论学家和教育家,是高等教育实践的现代开创者,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思想的著名教育家。

3. 抗日战争中,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枣宜会战

D. 豫湘桂战役

【答案】C

【解析】张自忠将军,著名抗日英雄,为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殉国前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1940年在枣(阳)宜(城)会战中不幸殉国,是二战中同盟国阵亡的最高将领。

4.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主要的依据是( )。

A. 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

B. 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阶段革命的性质不同

D. 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变化的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阶级矛盾占主导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农民阶级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采取的土地政策基本原则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取得抗日的胜利,对地主阶级的土地只是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以便兼顾地主和农民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选举的主席是( )。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刘少奇

D. 周恩来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54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共有委员559人,出席会议的委员有541人。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于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已经列入宪法,这个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会议推举了毛泽东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宋庆龄等16人为副主席。

6. 下列“总理”中性质相同的是( )。

①孙中山总理②奕诉总理③袁世凯总理④唐绍仪总理⑤段祺瑞总理

A. ①③⑤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D

【解析】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

,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门”、“总署”、“译署”

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

,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元1901年)

1861年,奕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1911年(宣统三年)5月8

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励为总理大臣。

,1911年11月1日清廷为了促使袁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

,实行责任世凯出兵镇压辛亥革命,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照《临时约法》

内阁制,内阁对国会负责,唐绍仪(第一任内阁总理)、段祺瑞均出任过民国政府内阁总理。

7. 1950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陈云

【答案】A

【解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于1950年6月6日〜6月9日在北京举行。在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周

;刘少奇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陈恩来作了《关于外交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

云作了《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报告》。

8.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规定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 )。

A. 人民公社

B. 管理区

C. 生产大队

D. 生产队

【答案】D

【解析】196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决定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贯彻示》

“八字方针”,到1962年下半年,国民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还没有根本好转。在农村,基本核算单位虽已下放到生产小队,但改善经营管理、落实农村各项政策,都有待于继续努力。

9. 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攻占或进驻下列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A. 长沙、武汉、南京、上海

B. 武汉、南京、长沙、上海

C. 南京、武汉、长沙、上海

D. 上海、南京、武汉、长沙

【答案】A

【解析】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北伐战争的前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