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815法学综合之知识产权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

【答案】(1)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有之物的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2)二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均是绝对权,但知识产权是新型的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知识产权的客休即知识产品(或称为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知识产品之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之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形态。

2. 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答案】(1)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①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予条件有多方面的规定,主要的构成要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即所谓的“三性”标准。

②外观设计专利的授予条件,包括:

a. 与现有的外观设计不相同;

b. 与现有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

c. 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d. 不得是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i}一。

(2)专利授权的形式条件

专利授权的形式条件是指要求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以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格式,书面记载在专利申请文件上,并依照法定程序履行各种必要的手续。文件或者手续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当在法律规定或者专利局指定的期限内补正,经过补正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专利局将予以驳回。

3. 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

【答案】(1)概念

专利申请权,是指发明创造者就其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向专利主管机关请求授予其专利权的一种请求权。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时,由专利局依据申请人的请求授予其排他的独占性权利。

(2)一者的关系

提出专利申请是取得专利权的必经程序和必要前提,只有对某项发明创造拥有合法的申请权,才有可能据此取得专利权。但拥有专利申请权并不必然取得专利权。若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具备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申请人则因为该发明创造未被授予专利而小能转化为专利权人。此外,专利申请人可能众多,但只有一人可能转化为专利权人。

4.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而直接投放市场使用的商标。未注册商标没有商标专用权。我国商标法采取自愿注册的原则,允许使用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申请商标注册。

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未注册商标不得冒充注册商标

冒充注册商标,是指将未经注册的商标当做注册商标加以使用的行为以及商标注册人将自己的注册商标使用在未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并标明注册标志或字样的行为。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2)未注册商标的构成小得违反商标法禁止性条款的规定

未注册商标可以使用,但其文字、图形或者组合不得违反《商标法》第10条的规定,有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3)使用未注册商标的企业应保证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

《商标法》规定,使用未注册商标不得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4)使用未注册商标必须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

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应当在商品和包装上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商品上不便标明的,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违反者要从严查处,没收其违法所得。

5. 版权独立性原则

【答案】(1)享有国民待遇的作者在公约任何成员国所得到的版权保护,不依赖于作品在来源国受到的保护; 在符合公约最低要求的前提下,该作者的权利受到保护的水平、司法救济方式等等,均完全适用提供保护的那个成员国的法律。这就体现了版权独立性原则。

(2)作者在公约成员国受到的版权保护不依赖于其作品在来源国受到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公约成员国中,有些国家的版权法可能要求其国民的作品要履行一定的手续才能受保护。其他国家不能因其本国要求履行手续而专门要求他们也履行手续。

②一位作者居住地及作品首次出版地都在某一成员国的作品,在该国以某种方式利用不构成

侵权,在另一成员国以同样方式利用却构成侵权,那么后一国如遇这种利用版权的活动,不能因其在作品来源国不视为侵权而拒绝受理有关的诉讼。

③不能因作品来源国的保护水平低,而其他成员国就只给有关作者以低水平的保护。

二、简答题

6. 简述地理标志与货源标志的区别。

【答案】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协定》使用的概念,其与原产地名称系同义语。

(1)货源标志的概念

货源标志是指用于标示产品或服务起源于某个国家、地区或特定地点的任何表达形式或标记。 1883年《巴黎公约》在缔结时就有保护货源标志的规定,公约要求商品标定的地理名称来源地必须真实。当时并无地理标志这一概念,直到1925年修订《巴黎公约》时才将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列为受工业产权保护的对象。

(2)地理标志与货源标志的区别

①货源标记仅表示某一商品的产出地,与产品质量没有直接联系,更不表明产品的特定品质,如“上海制造”仅仅标明该商品的产地是上海;

②地理标志不仅标示商品的产地,而且还表示该商品因源自该地域而具有某种特殊的品质,如“茅台酒”表明该商品来自茅台,并且因为受到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的影响而具有特定的品质。

7. 我国《商标法》保护的商标种类有哪些?

【答案】我国《商标法》保护的商标种类有:

(1)视觉商标

视觉商标是指商标的构成要素为可视性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三维标志及其组合的标记。视觉商标包括平面商标和立体商标两种。

(2)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①商品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相区分而使用的标志。

②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为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他人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志。服务商标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我国于1993年修改了《商标法》,增加了保护服务商标的规定。

(3)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

①制造商标又称生产商标,是指生产者在自己制造的商品上使用的标志。

②销售商标又称商业商标,是指商品的销售者使用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