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恋母情结

【答案】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相传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子因应验一个神谕,无意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儿童在性器期(3〜5岁)男孩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到了青春期,这种冲动还会出现,直到有了性爱对象才会获得解决。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害怕被父亲阉割,而逐渐消除恋母情结。女孩俄狄浦斯情结的产生意味着爱的对象从母亲转向父亲,这一情结在女孩意识到自己没有“阳具”时达到了顶峰。如不能很好得到解决就会成为未来神经症的根源。新弗洛伊德主义批评恋母情结缺乏科学根据,弗洛伊德自己也认为许多人并未表现出这一情结,许多男孩和父亲、女孩和母亲感情十分融洽,毫无敌意。但他又说前一种情况是因恋母情结完全被压抑所致,后一种情况则是同性恋的表现。过分强调恋母情结等儿童早期经历在人格形成的作用,会导致忽视后期教育的意义,陷入早期经验决定论的境地。

2. Development

【答案】Development 中文翻译为“发展”。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个体生理与心理随年龄增加而变化的过程。期间,个体的心身表现出量和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年龄有密切联系,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从而形成年龄特征;发展还有顺序性,并且常受遗传、环境、成熟、经验等因素影响。现代心理学甚至把生命开始(受孕)作为研究起点。狭义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过程。

3.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4. 成熟

【答案】成熟是指由个体内部的(如遗传密码)时间表而非经验引起的身体和行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包括个体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

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心理成熟指个体智力、语言、情绪及社会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二者并未同步。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机体在生理上处于准备状态,即成熟时能容易地习得某种行为,在未达到成熟时,学习无效或事倍功半。

二、简答题

5. 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答案】(1)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

(2)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

①测验编制过程要标准化。在确定测验祎度、题目编制、题目分析、测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方面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

②测验实施过程要标准化。要统一指导语、统一步骤、统一时限,防止噪音和无关人员干扰等。

③测验评分和解释要标准化。评分和解释要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并据此进行严格的评分和解释。

6. 临终心理有哪几个阶段?

【答案】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身患绝症,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心理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怀疑和否定期。“我不会死的! ”正是此时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对医生的不满和怀疑,这种否定情绪可暂时免除其对死亡的忧郁感。

(2)忿恨期。一旦病人得知死亡已不可避免时,烦躁不安、无端生气、攻击和敌意是此期突出的行为表现。此时,应耐心帮助病人,疏导其情绪。

(3)自责期。随着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承认,病人情绪反复,喜怒无常。喜欢回顾往事,责怪或追悔早年的错误,感到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希望看到子女完婚、孙子出世等。

(4)抑郁期。病人的感觉和反应迟钝,抑郁寡言,长吁短叹,对任何事物麻木不仁。这时若极力劝慰病人,往往适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导致精神病发作。

(5)绝望期。病人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惧怕孤独但不愿吵闹,情绪趋于平和,甚至有些快感。多数人不愿死在异乡或医院里,希望回到家中与亲人厮守在一起。

7.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宄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宄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宄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表1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设计二

表3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答案】(1

)实验设计一为

实验设计二为被试间设计,被试为24人。 混合设计,其中,学生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为被试内变量。被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