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 . 2 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二) 11 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三) 16 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四) 22 2016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厦门校区)784政治学基础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五) 28
一、简答题
1. 政治管理的职能。
【答案】政治管理的职能是指政治权力在政治统治的前提下,对于社会运行和发展所承担的任务。政治管理的职能包括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协调和规制不同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
(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政治管理是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的基本机制,因此,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是政治管理的基本任务。政治管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职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社会共同利益
虽然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社会共同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政治管理来说,社会共同利益却需要政治权力和管理主体的确定,这一确定过程是政治权力和管理主体主观达之于客观的过程。
a. 主动确定。即政治管理者主动对于社会或者市场及其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在获得和处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确定社会共同利益的需要和内容;
b. 被动确定即社会成员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民意方式在政治过程中表达利益要求和意愿取向,政治管理者根据这些表达出来的利益要求和意向,在聚合、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社会共同利益。
②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根据所确定的社会共同利益,以政治权力的力量予以实现,是政治管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核心环节。
a.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础是公共资源的组织和配置。国家通过有效动员、组织和配置公共自然资源、财政资源、物力和人力资源、信息和技术资源等,为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提供基础和条件。 b.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关键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国家必须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适应社会共同利益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还必须按照公共理性最大化原则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c.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政治权力体系的统一行为,因此,协调各权力部门和层次的行为和政策,是政治管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过程中的重要职能。
d. 实现社会共同利益,需要遵循平衡原则。政治管理需要平衡共同利益中内含的不同价值,还需要平衡社会共同利益与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③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维护社会共同利益,是实现和分配共同利益的重要条件,因此,构成了政治管理的重要职能。 a. 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首先和集中体现为对于公共财产的维护,包括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等;
b. 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也体现为对于社会公共组织的维护,比如对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及其人员的维护等;
c. 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还体现在对于社会共同利益实现规则的维护方面;
d. 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维护,还体现为对于社会共同利益实现要求的维护,即防止侵占、侵犯和破坏社会公共利益,要求有关组织和人员按照政治管理规划和决策的目标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④分配社会共同利益
把已经实现的社会共同利益分配给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享受到社会共同利益的过程。围绕这一过程形成的社会对于政治管理的规定性,成为政治管理分配社会共同利益的职能。政治管理对于社会共同利益的分配,是按照多重分配原则进行的。
a. 政治性分配。即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了维护政治权力的政治统治地位进行的分配,包括国防、治安、外交及其他关系到政治统治有效运行需要的利益分配;
b. 报酬性分配。即对十公共劳动的付出而进行的分配,这种分配通常是对十公职人员的公共劳动的回报性分配,在特定情况下,也包括对于共同利益的特别需要而征集的劳动的回报性分配。这种分配通常以工资或者酬金的方式进行。
c. 资格性分配。即对于社会成员享有社会共同利益的权利和资格的分配。在特定的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中,它包括对于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产品的权利和资格的分配。
d. 调节性分配。即根据社会发展和状况,由政治权力进行的二次分配,包括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等,其「的是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差别,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利益需要。
e. 再生性分配。即为了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和再实现创造条件的分配,包括公共积累等。 ⑤发展社会共同利益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创造和提供条件。政治管理发展社会共同利益的职能,不仅建立在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对于社会共同利益要求的把握基础上。它取决于政治管理者对于实现发展的条件和时机的认识和把握,还取决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式和途径选择。
(2)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①把握利益矛盾
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利益矛盾,是政治管理进行利益矛盾协调和规制的基础,因此,也是政治管理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职能中的基本方面。政治管理对于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需要在这些错综复杂和相互联系的矛盾中,确定利益矛盾,以使得对于利益矛盾的协调和管制具有针对性。 ②分析利益矛盾
在政治管理活动中,深入准确地分析利益矛盾是认识和把握利益矛盾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切实解决利益矛盾的前提,因此,分析社会利益矛盾成为政治管理的重要职能。
a. 分析社会利益矛盾,首先是分析利益矛盾的产生原因。政治管理者深入细致分析不同的利益矛盾产生的不同原因,分析促使这些矛盾产生的不同的因素,是正确协调和处理矛盾的前提,从而
成为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的必要职能。
b. 分析社会利益矛盾,需要分析矛盾程度和状态。社会利益矛盾的程度,是政治管理采取相应管理对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深入分析社会利益矛盾的程度,切实准确把握矛盾程度,是政治管理的任务。
c. 分析社会利益矛盾,需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的过程中,确定和把握矛盾着的利益关系中主要方面,就是准确把握利益矛盾症结,而分析矛盾着的利益关系中的主要方面,是分析利益矛盾的重要着眼点。
d. 分析社会利益矛盾,还需要分析矛盾的转化条件。社会利益矛盾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这些转化包括利益矛盾的性质、内容、程度和状态的转变,因此,政治管理的职能是分析这些转化的条件,并且根据这些条件采取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矛盾的措施。
③解决利益矛盾在把握和分析社会利益矛盾的基础上来解决利益矛盾,是政治管理协调经济利益矛盾职能的落实环节。解决社会利益矛盾,需要把握和利用有利的条件、确立解决矛盾的规则、认识到社会利益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解决利益矛盾可行性进行把握。
2. 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国家的产生原因、形式、功能和本质的?
【答案】(1)国家的产生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起源理论作了科学的论证。恩格斯认为国家来源于三次社会大分工,其中第三次“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带来了这样的结果:①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
②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这些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改变,氏族制度面对这些变化己经无能为力了。特别是由于自由民与奴隶、进行剥削的富人和被剥削的穷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益尖锐化,氏族制度更不适应了。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它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压制他们的公开冲突,至多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于是,氏族度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被新的机关一一国家所代替了。
恩格斯所得出的国家的概念表明:
①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2)国家的形式
据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观点,国家产生具有三种形式:
①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
②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罗马在氏族制度的末期,经过平民斗争,罗马成立新的人民大会,参加成员按服兵役而定。这个新的制度代替了旧的氏族组织而逐渐发展为国家机关;
③征服罗马帝国的日尔曼人国家的形式。上述三种形式,是恩格斯分析了雅典、古罗马和日尔曼人国家产生的历史材料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只是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原始公社制度瓦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