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2. 双向聚合群
【答案】双向聚合群是指每个语音按照两个区别特征所组合成的一种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一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它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在结构上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
3.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二、选择题
4. “他昨天去过北京路”中的“过”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 )。
A. 时范畴
B 人称范畴
C. 情态范畴
D. 体范畴
【答案】D
【解析】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题干中,汉语动词加“过”语法意义属于体范畴。
5. 关于话题,正确的表述有( )。
A. 话题是有定的
B. 话题可用虚词或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C. 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
D. 话题一定是施事
E. 句法上,话题总是跟谓语动词有密切关系
【答案】AB
【解析】句子的“话题”是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都是有定的。话题的句法表现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话题和施事、主语都落到句子同一个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两者不一致。“信息的基点”是指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的时间、空间)的信息。
三、判断题
6. 音质是由音高、音长、音强决定的。
【答案】错误
【解析】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其差别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7. 普通话的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
【答案】错误
【解析】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
,同前一音节并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发生节。但也有例外,如普通话中作为后缀的“儿”
卷舌作用,仅代表卷舌的动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例如“花”+“儿”一“花儿”[xuar],其中“儿”代表一个汉字,但并不代表一个音节。
8. 普通话中有6个擦音。
【答案】正确
【解析】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 、h 、x 、sh 、r 、s 六个。
四、简答题
9.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案】语言和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1)区别
①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④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⑤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2)联系
①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个人头脑中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或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也是来自对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观察和概括。
②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因为语言系统是一套社会惯例,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符合这种社会惯例,否则说出来的就可能不成话。
10.义素和义场
【答案】(1)义素和义场的区别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_又称为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是词的一种内部划分。
义场又称语义场,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
,是词与词之间的比较。 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
(2)义素和义场的联系
义场是根据词语间相同的义素联接而成的,是以义素为角度进行划分的。
根据词义上共同的义素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11.什么叫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②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 walk"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