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2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案】(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力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 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

(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

2. 试论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关系。

【答案】(1)系统论与矛盾论是相互补充的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在系统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者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系统的存在不仅依赖于要素的存在,而且依赖于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正是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有机的统一体一一系统; 在系统与要素的矛盾运动中,由于要素之间的对抗和相互抵消,有时也会产生整体小于要素相加之和的情况,但一般说来,系统大于要素相加之和,而系统等于要素相加之和的情况,只有在纯机械的关系中才存在。

(2)矛盾论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从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时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中不难发现,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矛盾概念是对各种事物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逻辑抽象,而系统本身便是矛盾,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等的对立统一关系。实际上,系统论与矛盾论是相互补充的。矛盾论以其对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理解,为系统论提供了哲学依据。系统论则把系统联系、结构一功能联系、控制联系等显现出来,给予这些关系以数学模型定量化的描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3)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和联系的内容,指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即事物“自己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是自己的动力”。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事物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

(4)我们不能把世界上的一切联系都归结为单一的系统联系,把世界上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单一的系统矛盾。所以,矛盾论与系统论属于不同的层次,二者之问属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我们不能以矛盾论来否定系统论,也不能用系统论来取代矛盾论。

3.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要建立人与自然界全面和谐的关系。

【答案】(1)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无不处在联系之中。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要建立人与自然界全面和谐的关系的原因

人与自然既是相互依赖关系,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方面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另一方面制约着人类的各种活动,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以使其满足自己的需求。

普遍联系的观点表明,人类在从事改造自然活动时,必须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必须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的目的与自然界的规律和谐统一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界全面和谐的关系。

4. 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问题。

【答案】(1)我国的环境问题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

③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化等生态功能

④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等“=化”面积逐年增加。

⑤生物多样化受到严重破坏。

(2)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间题

①要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要反对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种错误态度。

③深入开展我国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和灾害问题的研究; 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中介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合乎生态规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全人类解放的基本标准之一。马克思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看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因而人与自然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5. 运用辩证台定的基本观点,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辩证否定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理解上的。辩证的否定是指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似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即便各有继承。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辩证的台定是发展的环节,标志着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它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的态度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