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专业基础课[政经(资)、西经(宏、微观)]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课[政经(资)、西经(宏、微观)]
科目代码:408
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即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②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①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便,从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②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括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增大自己的资本实力,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集中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本集中,二是资本积聚。后者指个别资本通过其自身的剩余价值资本化来扩大其资本规模。与资本集中相比,资本积聚受单个资本积累的限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张。
3.产业资本:指投入到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创造剩余价值,其运动形式就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产业资本决定着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共同组成资本的不同形态,分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履行职能。产业资本处于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商业资本处于商品流通领域,起着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借贷资本发挥货币资本流转中介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的运动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对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对产业资本的运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
4.垄断: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对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①卡特尔。是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②辛迪加。是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③托拉斯。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④康采恩。是以一两个特大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⑤混合联合公司。是二战后新兴起的垄断组织形式,其生产经营项目已不限于同类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生产与经营。
5.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或是资本家、或是垄断集团,为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的形式:一是从资本输出的形态来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二是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实质:资本输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垄断资本实行国际垄断的基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及人们应如何利用经济规律。
答:(1)经济规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