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F005语言学理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o 、e 、i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2. 音位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例如说汉语普通话的人通常认为“埋”“麻”“忙”分个词里都包含同一个元音“a" ,一般在标音时也都写作[a],其实这只个词的读音是

有前后差别的。在汉语普通话中

解,因此同属于一类。它们同属于一个音位[a]。

,它们分别包含了发音时舌位的不同并不区别意义,不会引起意义上的误

二、简答题

3. 音位系统的发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音位系统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的内容:(1)音位的合并;(2)音位的分化;(3)音位关系的改变。

4.

唇元音;

音; 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 是舌面后、低、圆唇元音; 是舌面后、低、不圆唇元【答案】[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a]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u]是舌面后、高、圆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是央、中、不圆唇元音; [o]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e]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5. “毛主席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的含义与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的含义是不是一致?

【答案】不一致。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指的是“言语”,即写作时写下来的话。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不是这种语言本身。因此,它们不同于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指的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6. 词根词素和附加词素有什么不同? 后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

【答案】(1)词根词素的意义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附加词素是依附于词根的词素,它的意义不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汉语“第一”“作者”的“一”和“作”是词根词素,“第”和“者”是附加同素。

(2)在通用的语言学术语中,把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加词素和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其它附加词素区分开,前者称作词尾,后者称作后缀。后缀比较常见,有时,一个词可以有几个后缀。词尾可能紧接在词根词素之后,也可能位于后缀之后。

7.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语言中的音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处在相互的对立和联系之中,构成一个系统。音位系统的内容包括:(1)它的全部的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2)每个音位常见的变体,以及其中的条件变体的出现条件,(3)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4)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规则。

8. 词义是什么?

【答案】词义就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它的形成要受到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构成成分。词义中还可以有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即一般所说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风格色彩等。

9. 语法发展的一般现象有哪些?

【答案】语法发展的一般现象有语法成分的演变和消失、新的语法成分的产生和语法系统的发展。(1)语法成分的演变是语法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语法成分不仅会发生变化,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渐渐消失掉。

(2)在语法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语法成分。新的语法成分可能是从别的语言中吸收来的。但是,新的语法成分主要是在本族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3)个别语法成分的演变和消失以及某些新语法成分的出现总是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语法系统的发展的。因此,当一系列语法成分发生演变以至于消失而一系列新的语法成分随之产生的时候,整个语法系统的面貌就可能起重大的变化。

10.什么是音素?

【答案】人类语言中的声音只按音质的不同加以划分而不管其高低、强弱、长短的差别,最后可以得出一个个各有其特点的声音,即音素。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单位。

三、论述题

11.试论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的区别及各自的短长。

【答案】(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区别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是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

关系分出的两类文字系统,二者的区别如下:

①内涵不同

表音文字,又称为“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②分类不同

a. 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还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更小的类。比如:

第一,音位文字

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第二,辅音文字

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如阿拉伯文。

第三,音节文字

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

b. 意音文字

与表音文字不同,意音文字则没有类似的小类。

综上比较,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是从同一角度划分出的不同类型的两种文字系统,二者根据各自系统的需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各自的长短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分别如下: ①表音文字的有缺点

a. 优点

使用少量的符号胜任记录语言的任务,在数量上便于学习和使用,方便排序,具有客观可操作性。现在使用的许多科技技术大都是使用表音文字的,这样使得表音文字易学、易用。目前己知的世界上的文字多属于表音文字。

b. 缺点

第一,表音文字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从语言的稳定性来说,表音文字体现了其局限性。

第二,表音文字只有表不提不语言符号音的字符,不和文字的意义相连,所以从文字表面不能领会到文字的意义。

②意音文字

a. 优点

第一,意音文字既有表意的形符,又有表音的声符,完整的记录了语言。从文字的本身既能知道读音,又能理解含义,意义和读音结合较为紧密,便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