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清华大学848公共管理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案】(l )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之所以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

①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最终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

②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

因此,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一个必然。在环境问题上,制度安排的成败就在于有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将等于社会收益,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悖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2)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强化产权约束。必须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各司其职,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必须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使得资源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换,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②矫正制度,征收环境税。环境税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收。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也符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2. 分析竞争性行业的厂商均衡条件,以及短期内处于亏损和长期内获得零利润条件上的经营决策。

【答案】(1)竞争性行业表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即产品价格P 是一个外生变量。竞争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因此竞争性行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P=MC(q )

厂商的均衡条件是产品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

(2)在短期内,处于均衡状态的竞争性行业厂商可能亏损,可能盈利,也可能不盈不亏。竟争性行业厂商盈亏平衡的临界点为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即pq=MC(q )。

当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时,企业亏损。但是,企业亏损并不意味着停止营业。在短期,企业存

在一笔固定成本,即不管生产还是不生产都必须支付的成本,经济学中称为沉没成本。根据亏损额与固定成本的大小,企业在亏损状态中有三种经营决策:

①亏损额小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不仅可以弥补可变成本,还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因此,尽管此时企业亏损,企业还是会继续经营下去,直到企业需要重置设备为止。

②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仅仅可以弥补可变成本。因此,企业处于停业的临界点,停业与继续经营无差别。

③亏损额大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不仅无法弥补固定成本,甚至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弥补。因此,企业会选择停业。

(3)在长期,企业既可以调整产量又可以调整企业规模。

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均衡条件是

的。长期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把规模调整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处,所以规模调整条

件是:

如果的,即企业增加产量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由于每个厂商都会选择增加产量,所以行业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下降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产量,最终企业的产量还会下降。企业产量要下降到某一点,即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相等后,才会停止。 如果

整规模,使得,企业最初会选择降低产量,但最终会增加产量。所以,企业会调。联合利润最大化条件和长期均衡要求,可以得到

,即价格仅能弥补成本,长期利润等于零。企业的长期最优必然也是短期最优的,即p=SMC(q )。长期均衡要求生产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处,此时有综上所述,竞争性行业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二、计算题

3. 已知某厂商的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为

(1)令P L =1,P K =3 。求厂商为了生产120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以及最小成本。如果要素价格变化厂商为了生产120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以及最小成本又是多少? 并给予比较与说明。

(2)令P L =4, P K =3。求C=181时的K 、L 值以及最大产量。

【答案】(1)生产函数Q=min{2L, 3K}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厂商生产时总有且

在P L =1,P K =3时,相应的最小成本为,。当产量为120单位时,有2L=3K=120,于是,解得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为L=60,K=40。。

当要素价格变化为P L =4,P K =2,由于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为了生产120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仍然为L=60,K=40。只是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相应的最小成本

变化为。

,这是由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这一生产技术特征所决比较以上两种情况可知,只要给定产量Q=120,厂商有效的生产总是满足2L=3K=120,总是使用L=60, K=40,或者说,总有

定的,它与要素的市场价格无关。换言之,在产量给定的前提下,无论要素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化,两要素之间的固定投入比例不会发生变化,两要素使用量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只会导致厂商成本的变化。

可以用图来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论要素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厂商总是在等产量曲线Q=120的直角顶角E 进行生产,在E 点,有L=60,K=40。当要素价P L =1, P K =3时,则最小的生产成本用过顶点E 的预算线AB 表示,即该预算线方程为L+3K=C,相应的最小成本为C=320。事实上,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而言,无论要素价格变化导致预算线发生什么变化,如预算线可以围绕E 点旋转为图中的任何一条虚线的位置,厂商的要素使用量都始终保持不变

,要素价格影响的只能是生产成本。

(2)将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技术特征

得K ≈20.1,且

4. 某包装公司粘贴信封的数量为

试求:

(1)若每只信封的市价为0.01元,在竞争性工资分别为10元、5元和2元时该公司雇用的工人数量,并据此画出劳动的需求曲线。

(2)若公司支付的小时工资为10元,当信封价格分别为粘贴量,并据此画出信封的供给曲线。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信封价格,因而生产要素的决策原则变为

代入预算约束等式4L+3K=181,

有解。 ,相应的最大产量为,L 为每小时雇用人数,该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元、。 元和元时的信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