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808专业基础C之《经济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述题
1. 试述我国价格法的作用。
【答案】价格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加强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作用,稳定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价格法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维护价格秩序。价格改革的深化使得我国价格决策主体多元化,目前大多价格均由企业自主制定,这就需要统一的规则来对各市场卞体的价格行为予以规范,为此,价格法明确规定了各价格主体的权利义务,并禁止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使价格形成方式更加合理。
(2)规范公平竞争环境,优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使价格能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度从而更好地配置资源,需要塑造一个能使价格合理平稳运行的市场环境。价格法规范了价格形成的原则、方式和程序,禁止了不正当价格行为,为确保价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险的环境。
(3)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正当权益,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市场经济呼吁以法律手段维护市场主体正当权益,唯此,企业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活力的经营机制。同时,价格问题牵涉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价格法通过限制或禁止非法价格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正当权益,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市场机制以利益机制刺激活力,有极大灵活性,但同时具有自发、盲目、滞后及整体运行不稳定的一面。为此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价格法规范了政府的价格行为,明确宏观调控的模式及手段,为主要用经济手段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保证其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2. 简述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历史。
【答案】(1)19世纪末第二次产业革命完成后,出现了垄断对自由竞争的妨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忧虑和不满。于是,要求国家出面干涉,颁布反垄断和限制竟争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2)1890年美国国会出台了《反对不法限制和垄断,保护交易和通商的法律》(即《谢尔曼法》),1914年又颁布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是经济法独立的先声,也是现代经济法最早的法律表现形式。但是美国的经济立法仅限于反垄断和限制竞争领域,而且也不注重从法理上对法的体系构成加以区分,所以在当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大。
(3)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名称颁布法律、法规,并确认经济法是法学领域中一个新范畴的国家。其对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影响最大。德国的立宪会议首先通过了《魏玛宪法》,并根据这个宪法的精神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法规。
(4)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弊端,以及生产社会化同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面临崩溃。于是,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思考并转而对国民经济逐渐进行更为全面的总体性调节,特点表现为:
①实行资本主义的国有化,国家垄断主义出现并得到发展,国家开始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经营领域的活动。
②国家经济职能的全面强化,运用包括财政分配和经济计划在内的多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的、综合性和经常性的调节。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新政”主要的手段就是国家干预。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国为恢复战后经济,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国家干预之下的市场经济,在立法上则是体现国家干预特征的经济立法内容和领域的大大扩展。二战后,经济法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和完善。
(6)从历史上看,经济法从产生到确立,最直接、最明显的动因是战争和经济危机。而经济法的全面发展则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①现代战争是需要动员国内所有经济力量的总体战,因此,凡是准备或进行战争的国家都必然需要制定大量的战时经济法。对经济实行全面控制,从而形成战时经济体制。
②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各国迫不得已加强经济干预的又一重要原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经济危机只有依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即是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因此,经济危机的发生迫使资本卞义国家对经济生活采取了大量的干预措施,危机对策中的经济法也就随之出现。
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自由市场经济为现代市场经济所代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进行配置。反映在法律上就是经济法对私法领域的干预,这就使经济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与发展成为必然。
3. 反垄断法国际合作的基本方式。
【答案】反垄断法国际合作的基本方式主要有通报、信息交流、礼让等。
(1)通报
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就特定案件情况的相互通报,是反垄断合作最简单又常见的一种方式。
(2)信息交流
在美国与欧共体现有的合作机制中,双方就非机密信息可在下列情况进行交流:
①双方官员每年至少会晤两次,以便就各自反垄断执法的状况与重点、双方有共同利益的经济部门、可能的政策变化以及其他涉及竞争执法的事项进行交流;
②每一方应向另一力提供已经为他所注意到的有关限制竞争行为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将牵涉或者引发另一方反垄断机构的执法活动;
③根据另一方的要求,每一方应该向另一方提供他所掌握的、关系另一方正在考虑或开展的执法活动的信息。对于机密信息,每一方没有义务通告那些为本国禁止泄漏的信息,以及将损害
己方重大利益的信息; 而且,每一方对于另一方提供的机密信息有保密义务,并且尽可能不向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要求该类信息的公开。
(3)礼让原则
美国与欧共体合作机制中,最有特色的是其中的“消极礼让原则”(Negative Comity)和“积极礼让原则”(Positive Comity)。消极礼让原则,指每一方在反垄断执法的任何阶段都应该保证考虑另一方的重要利益。积极礼让原则,指如果一国的竟争主管机关请求另一国主管机关就其境内损害前者重要利益的限制性商业惯例提起诉讼或扩大诉讼范围,则后一主管机关应对此请求加以认真考虑。对这种请求的答复仍是自愿性质的; 反之,请求国也保留自行提起诉讼或重新提起诉讼的权利。
二、论述题
4. 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答案】(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模式,其主要内涵是:
①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经济发展。发展是世界进步的主旋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正面临着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②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即发展必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构成障碍;
③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内容是经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人际公平即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发展,又考虑代际公平即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问的公平发展。
(2)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转变相对应,自然资源立法必须进行观念的转换,从侧重于开发利用向以生态保护为中心转换,不断创新与完善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为自然资源的节约、高效、持续利用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①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自然资源规划,是指国家根据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规划期内对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所作的总体安排。
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当前利益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矛盾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以保证用最佳的结构和形式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制度
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是指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性、功能及赋存形式和分布条件,采取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合理和充分利用,变一用为多用、小用为大用、无用为有用、有害为有利,实现物尽其用。
③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