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本位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观念,社会本位价值观,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

遥望21世纪的曙光,人们满怀激情和希望;回眸处在世纪门槛上的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一缕缕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觉泛起在心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狂潮涌动,滚滚向前,然而,深刻影响甚至决定市场经济发展命运的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在价值观领域中,新旧价值观处于杂交胶揉状态,新型价值观尚处在朦胧的晨雾中;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浸透于价值观中,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价值观念滋生并有泛滥之势;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的复杂和利益主体的多重性,使得站在不同立场和代表不同利益的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而长期受一元价值观影响甚至束缚的人们在其原有价值观受到猛烈冲击时,往往又倾向甚至沉迷于一个极端即一味强调多元化价值选择,忽视或抛弃统一的价值标准;在意识形态领域,东西方不同价值观的冲撞、斗争不断,我国社会价值观面对强大攻势,响亮地说声“不”的底气还有待充实。如此等等的让人忧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价值观的问题。本文将思维角伸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底处,积极探寻新型社会价值观的产生基础、功能和建设途径等,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富有“高文化含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深厚的价值底蕴和鲜明的价值意向,其内在体现并推动着旧价值观的批判否定和新价值观的孕育与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又需要一定的价值观指导,要求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其服务。价值观问题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理论战线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上,从一般价值观切人的研究尚待深入,许多研究成果尚缺乏对人们行为的全局性、普遍性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将致思基点定在一般价值观层面,深人剖析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确立了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这对于价值理论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坚持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划清各种理论是非界限,澄清各种糊涂认识,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认为,社会本位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有机结合和互动的社会主义市场本位价值观,将成为负载我国社会安然进入21世纪的“诺亚方舟”。 第一部分,市场经济与价值观。文章在对市场经济、价值观内涵进行辩析之后,从两个维度解析了市场经济与价值观的关系,即宏观、总体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关系和微观、具体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与价值观的关系。前者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二者关系的共性、统一性和同质性;后者则旨在探寻二者关系的个性、多样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的研究殊途同归,都昭示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唯物辩证关系,从而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价值观建设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和历史借鉴。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本位价值观互动。笔者沿着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轨迹巡游一番后看到,社会本位价值观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但不同时期却呈现其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本位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富于现实性和理想性的主导价值观,这样,就为社会本位价值观找到了现实而合理的定位。接着,文章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契合点及其互动机制。 第三部分,建设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和现实途径。本文全景式地勾划出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凸现出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社会本位价值观并非无章可循,盲目无措,文中确立了一套原则和尺度,用以指导价值观建设。本文的重点在于探索社会本位价值观建设的思路和途径,笔者从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企抛砖引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前沿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以上所述是笔者一些粗疏的看法,不正之处,敬请各位师长和学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