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810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
跃迁到
反键轨道的能量较高
,
2. 荧光寿命
吸收波长一般落在远紫外区。
此类跃迁需要
【答案】焚光寿命指除去激发光源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降低到最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
常用表示。焚光寿命是荧光物质的特性参数,利用荧光寿命可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利用混合物中各荧光物寿命的差别,可对荧光混合物进行不经分离同时测定。
3. 火焰原子化法
【答案】火焰原子化法是由化学火焰提供能量,使被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
4. 指本电极(indicatorelectrode )
【答案】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着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5. 基频峰
【答案】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振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基频峰。
6. 单重态或单线态
【答案】在给定轨道中的两个电子必定以相反方向自旋,自旋量子数分别为1/2和一1/2,其 总自旋量子数s=0
。电子能级的多重性用
即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能级多重性为
1。此时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单重态或单线态,用S 表示。
二、简答题
7. 电极电位与离子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在电位法分析中,为什么利用此关系测得的是浓度而不是活度?最主要的实验措施是什么?电位法与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使活度系数实验措施就是加入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固定,因此测定的是浓度。主要
电位法是测量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并利用能斯特方程直接求得被测离子浓度;而电位滴定法是利用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变化来指示滴定分析的终点。
8.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
【答案】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其大小与溶剂和波长有关。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估量定量方法的灵敏度。
9.
某溶液中含三种离子,今需分别测定其中的而使
形式沉淀分离除去。问测定
【答案】测
定
时,
在
故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为好;
测定
附故在碱性介质中为好。
10.
利用莫尔法可以测定未知液中的
11.系统误差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答案】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的特点,主要由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引起.
12.滴定分析与重量分析比较,哪一种方法对化学反应完全程度的要求更高,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要求更高,因为滴定反应是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的,而重要分析可以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利用同离子效应以保证沉淀完全。
13.什么是化学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通常称为“化学因数”或称“换算因数”。运用化学因数时,必须注意在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前乘以适当的系数,使分子分母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14.何谓紫外吸收曲线?何谓紫外分析工作曲线?二者如何绘制?有什么用途?
【答案】吸收曲线是指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
以波长坐标得到的曲线。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指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尔定律时,此关系曲线为一条直线。
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在吸光物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扫描吸收波长,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时,应分别在什么酸度下进行为好?
沉淀后,希望
在
希望
沉淀表面只吸
附表面只吸附
而不吸
或
可以测定或吗?为什麽?
【答案】不可以,因为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
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配制吸光物标准品浓度梯度,测定不同浓度(C )时的吸光度(A ),以C 为横坐标、A 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直线。
吸收曲线:(1)可进行定性分析;(2)选择定量分析的吸收波长。工作曲线可进行定量分析。
三、计算题
15.
氯离子选择电极在
溶液与
溶液中测量其电位值,然后不断向
时,电位开值为多少?
试液中加入浓NaOH 溶液使其电位保持不变,直至试液中NaOH
浓度达始往负方向变化。再继续加NaOH 溶液,电位的变化符合Nemst 方程式,求
. (不考虑离子强度及稀释效应的影响)
【答案】
由题意知当NaOH
浓度达
在氯电极上响应产生的电极电位相等。
所以
即
16.依据Woodward
规刚计算下图化合物的
(注意需列出各项的名称和数值)
表
,时,
在氯电极上的响应而产生的电极电位与
【答案】计算过程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