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51西方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简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答案】(l )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效用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式中W 表示社会福利,U A 、U B 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
(2)社会福利函数定义式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U A 、U B 。利用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该图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U A 、U B 。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有无限条,不同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
图社会福利函数
(3)在图中,有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这种曲线反映了社会福利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UU ´是总效用可能性曲线,它类似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收入约束线。同理,最大的社会福利只会出现在总效用可能性曲线UU ´和社会无差异线W 2的切点上,这一点称为“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这是能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唯一点。之所以是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是因为最大社会福利并不允许为任何可能值,而要受到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等的限制,UU ´曲线和W 1相交于S 点和S ´点,这些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都低于W 2,而UU ´和W 3没有交点,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达到W 3的社会福利水平。
(4)社会福利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的。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具有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性质,而这样的福利函数在逻辑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他指出,一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具备如下性质:
①与个人的偏好一样,社会的偏好必须能够用无差异曲线或直接用偏好来排定其顺序,而且排列的原则是始终一致的;
②如果情况A 是社会偏好的,而B 不是,或者说社会把对A 的偏好排在B 之上,当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将个人对B 的偏好排在比A 更高的位置时,社会必须仍保持对A 的偏好胜于B 的判断;
③假设某一个人对A 的偏好胜于B ,对B 的偏好胜于C ,而且A 又是社会的最大偏好,如果这个人改变了其偏好排列,认为A 胜于C ,C 胜于B ,那么,不管社会对C 和B 的偏好是否发生变化,A 仍旧是社会的最大偏好;
④对任意两种情况A 和B ,如果所有个人对A 的偏好都胜于B ,那么,社会对B 的偏好就不可能胜于A ;
⑤社会对A 的偏好胜于B ,不能只是因为有一个人对A 的偏好胜于B 。
(5)阿罗认为,在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性质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任何社会能够排出各种情况的顺序,因此这样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二、计算题
2. 已知效用函数为:
求需求函数,其中,P i ,y 分别为常量的价格和收入,i=1, 2。
【答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则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3. 假定某完全竟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D=22-4P, S=4+2P。求: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答案】(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S,有:
解得: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l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P=3。
4. 已知生产函数Q=f(L , K )=2KL-0.5L2-0.5K 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l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各自达到极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 =MPL ? 它的值又是多少?
【答案】(1)将K=10代入生产函数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 。 。 中,得:
(2)令MPL=-L+20=0,解得L=20,即当劳动的投入量为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L 达到最大。令,解得L=10,且有,所以,当劳动投入量为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达到最大。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L+20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TP L 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达到最大时,一定有
即得L=10,此时。 。
5. 假设市场中有n 个厂商,每个厂商有相同的总成本函数C i =9+4qi ,每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有的价格均相等,求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
【答案】根据代表性厂商的总成本函数,可得边际成本MC=4。根据代表性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可得: 。P j 是其他厂商的价格。如果该行业均衡时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