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住院医师中医公共科目题库>温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为()

A . 上燥增液,中燥治气,下燥治血
B . 上燥治气,中燥治血,下燥增液
C . 上燥治血,中燥增液,下燥治气
D .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患者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初起兼恶寒、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除治疗哮喘的基本手法外,辨证加减应选以下哪项() A.用三指拿法及按、揉法于颈两侧操作5~6遍。 按、揉肺俞、膈俞,每穴约2分钟。 按、拿两侧尺泽、内关,每穴约1分钟。 横擦前胸上部。 横擦肾俞、命门。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 ST段移位。 P-R间期延长。 电轴左偏。 p波高尖。 T波倒置。 下列关于肺动脉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三个半月形瓣,称为左、右、无冠状瓣。 肺动脉瓣口位于主动脉瓣口的左前上方。 肺动脉瓣口各半月瓣游离缘的中部有半月瓣小结。 肺动脉瓣口与右室流出道连接。 三个半月瓣,称为左、右、前瓣。 男,60岁,因阵发性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已3天。现腹胀明显,无呕吐。既往有手术史,腹部检查:腹部膨隆,见多个肠型,腹软无压痛,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片见中下腹部小肠有数个气液平面。应考虑哪种疾病()。 结肠癌。 肠系膜血管栓塞。 高位肠梗阻。 低位肠梗阻。 以上都不对。 男性,49岁,痰喘20年,受凉后症状加重伴明显气短1周入院。血气:pH7.30PO70mmHg立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低流量吸氧的机制为() A.缺氧时组织摄取氧量增加。 缺氧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 氧离曲线左移。 缺氧时,心率加快氧输送加快。 利用氧离曲线特点,陡直部分PO2稍有增加SaO2便有较多增加。 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