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题库>辩证论治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

病例摘要:
李某,男,68岁。2013年11月就诊。
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患者平时每到秋冬天气变冷开始咳嗽咯痰,晨起和夜晚痰多,每年持续三四个月,已有10余年。今年10月初开始自觉痰多,白痰为主,并伴有活动后喘促,近半月来喘促加重,尤其以提重物、上楼、快走时表现明显。咯痰以晨起后以及睡前为主,白色黏稠痰,量多,易于咯出。胸闷脘痞,纳少乏力,神疲倦怠,小便如常,大便溏薄,夜寐安。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肋间隙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加。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病例摘要: 南某,男,60岁。进城务工农民。 发热、咳嗽1周来诊。患者劳累后发热,最高体温38.4℃,伴咳嗽、咯痰黄色黏稠量多,胸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查血常规:WBC11.7×109/L,N79%,自服头孢呋辛酯3天后,热势降低,以午后低热为主,最高体温37.4℃,咳嗽咯痰量不多,痰中带血丝,夜间盗汗,右侧胸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烦失眠。 查体:T37.6℃,P8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右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提示右上肺片状模糊影,边界不清,痰中找到抗酸杆菌。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肺炎相鉴别。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病例摘要: 陈某,女,47岁,公司职员。2014年9月就诊。 咳嗽半月,喘憋5天。缘于半月前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咯痰,夜间咳嗽为主,影响睡眠,因为工作繁忙,未曾到医院诊治,自行口服沐舒坦、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近5天来咳嗽加重,咯痰量多色白,质黏稠,胸闷气短,咳嗽时明显。夜间不能平卧入睡,遇冷加重。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偶可闻及干啰音,未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脉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7×109/L,N59%。胸片:双肺呼吸音粗。通气功能检查:FEV1/FVC66%,FEV1/预计值69%,可逆实验阳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鉴别。 已撤销批准文号的药品() ["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不得继续生产、销售","由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已经生产的,可以继续销售"] 国家设置或确定的药检机构的法定业务不包括() ["新药审批检验","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出厂前检验","进口药品审批检验","医院制剂审批检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检验"]

病例摘要:
李某,男,68岁。2013年11月就诊。
患者吸烟40年,每日2包。患者平时每到秋冬天气变冷开始咳嗽咯痰,晨起和夜晚痰多,每年持续三四个月,已有10余年。今年10月初开始自觉痰多,白痰为主,并伴有活动后喘促,近半月来喘促加重,尤其以提重物、上楼、快走时表现明显。咯痰以晨起后以及睡前为主,白色黏稠痰,量多,易于咯出。胸闷脘痞,纳少乏力,神疲倦怠,小便如常,大便溏薄,夜寐安。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肋间隙增宽,双肺野透亮度增加。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吸烟日久,肺脾受伤,痰浊内生,阻遏于肺。痰湿蕴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多,痰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稀薄;晨间痰壅,故咳痰尤甚,痰出则咳缓;湿痰中阻,脾为湿困,故兼胸闷脘痞,呕恶纳差,腹胀,大便时溏等症。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盛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作出诊断。根据咳嗽、咳痰后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患(例如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囊肿、心功能不全等)之后,即可作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时间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检查)支持,亦可诊断。
西医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起病年龄较轻,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病史;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表现为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和管腔狭窄,临床上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发作短暂或持续。胸部叩诊有过清音,听诊有呼气延长伴高音调的哮鸣音。晚期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痰中较多,而在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中较少。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蕴肺证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中医治法:化痰降浊,止咳平喘
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陈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5g;生甘草6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白前10g;
前胡10g;桔梗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持续低流量吸氧。
(2)支气管舒张剂,可以使用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或者茶碱类。
(3)抗感染治疗。如果白细胞升高,可以考虑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者第二代头孢菌素静脉应用。
(4)化痰,羧甲司坦和盐酸氨溴索可以联合使用。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