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冲销式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与非冲销式干预(Un-sterilized lntervention)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2. 单利和复利
【答案】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上一时间单位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时间单位的利息,而仅按本金和时间的长短计算利息,也就是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息。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 为利息,P 为本金,R 为利率,n 为期限。用单利法计算利息,手续简便、易于计算借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担。
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在一定时期内按本金计算利息,随即将所得到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计算下一期利息的基础,俗称“利滚利”。其计算公式为(字母含义同上):S=P(1+R)" , I=S-P=P[(1+R)”-1]。用复利法计算的利息比按单利法计算的利息多,应该说,复利计算法体现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符合信用和利息的本质要求。
3.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
【答案】调节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Ex-postTransaction ),指货币当局因国际收支不能平衡而发生逆差时,为弥补逆差所进行的交易。它是为调节自主性交易失衡而进行的交易。这种交易是政府出面进行的交易活动,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部分短期资本流动所表示的交易和平衡性项目都作为调节性交易。 4. 金融风险
【答案】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意义相近。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金融风险概念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
5. 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 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答案】
6. 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答案】多头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种类型,是根据从事金融业务的不同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不同,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实施监管的体制。根据监管权限在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划分,又可将其区分为分权多头式和集权多头式两种。
7. 国际收支调整(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
【答案】国际收支调整是指一国政府从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或出于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压力的考虑,对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整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过程。国际收支调整的原则:①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选择恰当的调节方式; ②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力一式时必须注意国内经济均衡; ③选择调整力一式时要注意外界的阻力。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政策措施:①财政政策,主要是运用财政支出增减和税率的变动来刺激或抑制国内总需求,进而影响进出口需求,达到调节目的; ②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资本流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③汇率调整,通过本币升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内经济避免受外部经济干扰; ④直接管制政策,即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干涉的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 ⑤国际经济合作。为了实现全球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通过建立区域性集团、废除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各国得到随时所需的货币等方法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⑥国际信贷,通过资本输出输入来调整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8. 国际信用
【答案】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推动商品输出,而受信国则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二、计算题
9. 某国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2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2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的现金漏损率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 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为50%,试求:
(1)货币乘数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
【答案】(1) .
系数为1.40,求其要求收益率 10.已知无风险收益率为5%,市场预期收益率为17%,某股票
【答案】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其要求收益率=5%+1.40×(170/-5%)=21.8%
其要求收益率为21.8%。
11.设某一时期的名义利率为2%,当物价上涨率为4%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怎么办?
【答案】当名义利率为2%,物价上涨4%时,实际利率为:2%-4%=-2%
即实际利率下跌了2%。
如果名义利率提高到4%,实际利率则为:4%-4%=0
即实际利率不变。
所以,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需把名义利率提高到4%。
12.某瑞典公司在美国投资,银行报价是如果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则为此它将收到多少美元? 为什么?
【答案】该公司投资1000万瑞典克朗将收到10000000÷6.3600=1572327(美元)。因为瑞典克朗采用的间接标价法,所以在银行的报价中,前面的是买入汇率,而后面的是卖出汇率。
三、简答题
13.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案】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替代效应:如果当前的利率水平提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将下降并从而债券价格将提高,即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上升。这就会鼓励财富保有者冒较大的风险一一少持有货币,多持有债券。这是利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由于利率提高意味着财富保有者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会使他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反之,如果利率下降,财富保有者收入减少,收入效应则会使他们持有较少的货币。以上分析表明,收入效应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同的方向变化,而替代效应则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反的方向变化。故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但在一般情况下,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货币需求总是同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14.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