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819无机化学之无机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反应方程式说明下列现象:
(1)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 (2)金溶于王水; (3)在(4)当(5)
往
浓溶液逐渐加入水稀释时, 溶液颜色由黄棕色经绿色而变为蓝色; 通入
与
的浓溶液中时析出白色沉淀;
溶液时, 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溶解, 再加入
沉淀。
为蓝色, 而当这两种离子共存时溶液呈绿色。
(白
) (无色
)
2.
少?
【答案】
非常小, 故
3.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
的溶解度比同族其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
(2)Li
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普通氧化物; 而Na
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过氧化物.
(3)为两性氢氧化物, 而其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为碱性的. 【答案】
(1)
为离子化合物. 与同族其他金属离子相比
,
第 2 页,共 54 页
溶液中滴加溶液时并无
沉淀生成,
但加入少许
【答案】
(1)(2)(3)
为黄色
,
(4)(5)
溶液时却析出黑色
的不稳定常数是
若把1 g
银氧化并溶入含有
,
溶液中,
试问平衡时
的浓度是多
半径小得多
, 与引
力大, 因此晶格能大, 溶解度小, 见表1.
表1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
(2)
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不稳定, 易分解
.
. 因此, Li
在空气中燃烧时得不到, 主要产物为
半径小, 极化能力强
, 半径较大,
极化能力比
烧的主要产物为之比
.
若值大, 金属阳离子的极化能力强, 与氧的作用强, 导致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作用弱, 则氢氧化物采取酸式解离方式, 氢氧化物显酸性
若值小, 金属阳离子的极化能力弱, 与氧的作用弱, 则氢氧化物采取碱式解离方式, 氢氧化物显碱性
.
若两种解离趋势相当, 氢氧化物为两性.
若离子半径r 的单位为pm , 判断金属氢氧化物酸碱性的经验公式为
金属氢氧化物为碱性
金属氢氧化物为两性
金属氢氧化物为酸性
碱土金属的氧化物为碱性.
表
2
4. 指出下列各对配合物属于哪种异构现象.
(1)(2)
(3)
(4)
(5)
【答案】(1)解离异构
第 3 页,共 54 页
差得多,
故较稳定.Na 在空气中燃烧时,
有过量的存在, 燃
.
(3)
氢氧化物采取何种解离方式取决于金属阳离子的离子势即阳离子电荷Z 与阳离子的半径
值计算结果列在表2中. 按这一经验公式判断, 为两性, 其他碱土金属氢
与
—与与与与
(2)配位异构 (3)键合异构
(4)解离异构(或水合异构)
(5)几何异构(trans表示反式, cis 表示顺式)
5. 试对比阿伦尼乌斯活化能(表观活化能或实验活化能) 、碰撞理论活化能和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的物理意义, 并由此说明表观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的不同性.
【答案】对于基元反应表观活化能
. 可赋予明确的物理意义. 分子相互作用的首要条件是他们必须“接触”, 虽然分子彼此碰撞的频率很高, 但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只有少数能量较高的的分子碰撞后才能起作用
, 表征了反应分子能发生有效碰撞的能量要求.
阿伦尼乌斯活化能为有能量的量纲
, 越小, 温度升高速率増大的越快, 所以称之为活化能. 碰撞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状态理论中, 活化能表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与处在过渡态的活化络合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
6.
由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的关系
, 说明标准平衡常数表示的是
反应处于标准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反应处于标准态时, 各物质的相对浓度均等于1, 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与标准平衡常数
无关. 由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 标准平衡常数是指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物的相对浓
度以其化学计量数为指数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的相对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为指数幂的乘积之比. 显然,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相对浓度往往不等于1.
7. 请给出下列实验的现象和反应式.
(1)分别向(2)向(3)向
和
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和碘水后充分反应; 再加入硫酸酸化. 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
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有棕色沉淀生成:
向
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有棕色沉淀生成并放出
:
(2)先有棕黑色沉淀生成:
加入硫酸酸化则沉淀溶解,
同时有生成
.
(3)先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氨水过量后沉淀溶解, 得到蓝色溶液:
第 4 页,共 54 页
【答案】(1)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