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陕西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以课外文言文为主,而课外文言文阅读几乎成了“中考杀手”。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在中考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中学生阅读教材以外的文言文,走近并且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文言文作者的介绍,创作背景的交待,课下注释的讲解,文章内容的感知以及相关课文的背诵默写,忽视了文言词语积累方法的传授,文言文语感的形成,以及课外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文化内涵的渗透。教学中出现了:重“言”轻“文”,片面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现状;文言文学习陷入枯燥、繁琐、费时费力却事倍功半的困境之中。笔者基于培养初中生文言词语积累与理解能力的目的,通过对现有文言词语积累与理解的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对中考试题的分析,结合课堂教学从文言文工具性的角度谈文言词语积累与理解的系统方法,分类积累法,课外文言文阅读的三步法等,从文言文人文性的角度谈文言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文言文语感的形成,文言文评价体系等的研究和有效的教学实践。论文明确文言文的工具性是基础,文言文的人文性是核心。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了初中生文言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厚此薄彼。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上述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初中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