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播学教程近年本科生期末试题汇编
● 摘要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阿多诺(T.W.Adorno ) 【答案】阿多诺(T.W.Adorno )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阿多诺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后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一起流亡美国。1941-1948年,阿多诺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社会分化研究规划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49年,他以社会学教授身份返回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并从1958年起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其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1947, 与M. 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1950). 《否定的辩证法》(1988). 《美学理论》(1970)等。 2. 芝加哥社会学派 【答案】芝加哥社会学派源于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等,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而被人们尊称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它为社会学这门在欧洲孕育多年的学科奠定了最初的学科化和制度化基础,并且真正开始赋予社会学以经验和实践的品质。 3. 大众传播 【答案】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不是特定阶层或群体,而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大众传播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单向性: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4. 把关人 【答案】1947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妇决定购买食物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认为传播能否顺利进行总以“把关人”的意见作为依据。在《人际关系》的论文中,首创把关(gatekeeping )一词。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影响着新闻实践。 5. 抽样
【答案】抽样是指一种以概率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估计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非全面统计调查方法。抽样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针对调查对象的性质、研究目的和工作条件的不同随机抽样通常采取四种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一
一按总体原有状况,不加任何限制,保证各个单位以及单位的各种组合都同等可能被抽到; ②等距抽样一一在己排有一定顺序的总体单位中,每隔一定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 ③分类抽样一一根据事先了解将总体单位预先分类,使各类之内的单位性质尽量接近,从每类之内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调查单位,共同组成样本; ④整群抽样一一以包含若干调查单位的群作为抽样单位进行抽选。
6. 媒介融合
【答案】媒介融合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实质是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务。这一概念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娱乐、资讯服务的用户。媒介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充分,传媒产业正以日益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技术、消费者和产业背景共同制约着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二、简答题
7.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咯守新闻专业主义。
【答案】(1)新闻专业主义的含义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是指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小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地报道事实。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的盛行,给了传统媒体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与新媒体结合,是促进传统媒体转型的不多良机。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时代主要体现在两个力面:宏观力面是新闻机构开设的官力微博、微信,微观方面是著名新闻记者开设的个人微博、微信。
①在官方微博、微信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
a. 新闻来源多样化。
b. 新闻报道贴近性加强,选材实用,文风朴实,注重受众的感知和体验,注重受众接受和引导。 c. 新闻自由被认为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尽管最近部分媒体一直在强调“网络/微博不是法外之地”,但由于网络的及时性、草根性和渠道广泛性,网络中的新闻自由毕竟要大于现实生活,自媒体中自我把关和政府监管相比传统媒体较为宽松。
d. 自媒体中,由于信源的增多使得把关难度增大,加之时效性的考量,失实报道比例上升。
②在新闻记者个人微博、微信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
a. 部分个人微博己经具有官方化色彩,如@丹丹说天气己经成为类似栏目组的官方微博,内容主要是工作,即天气信息,@杨锦麟虽然是个人微博,但已经成为凤凰卫视的很好的宣传工具,再比如说@纠纠、@蒋方舟、@肖锋都或多或少的会被人们和《新周刊》划归同类。
b. 部分新闻记者微博成为反抗传统媒体的限制、发挥自己新闻理想的圣地。诸如@简光洲、@王克勤等。
c. 部分新闻记者通过开微博只是一种娱乐,通过娱乐来压制现实工作中的冲突。这种微博基本无新
闻专业主义可言。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更加弱化、范围更加狭隘。如果说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是“碎片和局域的呈现’,,那么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就只能是泡沫化和孤岛式存在。
(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烙守新闻专业主义
我们也看到了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救赎的希望”:网络相对传统媒体管制力度要小; 传统媒体广告遭遇天花板,而新媒体的广告市场正井喷式发展,对传统媒体的诱惑力大; 另外,随着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新闻专业卞义要求也会提高,专业主义将会成为传媒行业主的考虑对象。为此,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上构建新闻专业主义还需努力。
首先,要重视自媒体,把自媒体当做是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来对待,依托母体,团队运作,权力下放,规则明确。加强与母体沟通,这是延展母体权威性、表现自媒体专业性的好途径; 团队运作有效避免自媒体信息的过于个人化倾向,群策群力也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 权力下放是指自媒体团队有非重大新闻自行裁决权,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媒体更好生存下去; 规则明确是指新闻筛选要求规则明确,有计划、有目的选择素材,有步骤的验证信息真伪等。
其次,在新闻业务方面,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应该加强新闻信息真伪辨别、注意标明信息出处、新闻选材要么贴近生活要么具有娱乐性,注意语言的通俗和接近性等。
最后,传媒工作者也要强化专业主义意识,内化专业主义为自身的职业操守。只有内化为传媒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才能更有效地使传媒为大众服务。
当然,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宣传任务的放松、监管的逐步法制化、学界积极地配合和宣传、传媒企业的效益普遍良好、良好的传媒受众等都是构建新闻专业主义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只有政府、学界、业界、传媒市场、受众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塑造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
8. 多数无知与沉默的螺旋有什么异同?
【答案】(1)多数无知的含义
多数无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见具有相同的错误感知。多数无知过程包含两个错误感知:①人们认为自己能够估计他人的意见是什么; ②实际上错误地估计了他人的意见。
(2)沉默的螺旋的含义
沉默的螺旋是指沉默的扩散和优势意见的大胆表达,令公众对意见气候产生了错误的感知。于是在公共场域内,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在减弱甚至消失,双方的势力消长呈螺旋状。
(3)“多数无知”与“沉默的螺旋”的异同
①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对他人作出了错误的感知。
②不同之处在于沉默的螺旋是在对他人作出错误感知之后,出于对孤立的恐惧,采取了保持沉默的行动。并且这种沉默进一步加剧了意见气候的两极分化和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9. 简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答案】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