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制为() A.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黏膜的直接损害。 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黏膜固有层,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溃疡。 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 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变态反应。
治疗阴虚型胁痛的组穴首选:()。 肝俞、期门、侠溪、中庭。 阴郄、心俞、血海、三阴交。 大包、行间、膈俞、三阴交。 阳陵泉、丰隆、外关、太冲。 支沟、阳陵泉、日月、期门。
高脂血症患者血中呈现降低的指标为() 甘油三酯。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游离脂肪酸。
患儿,20天。出生后多次出现抽搐,并两次患肺炎。查体:有先天性心脏病,胸片未见胸腺影,疑有细胞免疫缺陷,需做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对诊断没有帮助()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植物血凝素试验阴性。 末梢血淋巴细胞<1.2×10/L。 T淋巴细胞转化率<60%。 同族血型凝集素测定减低。
肥胖者伴有降低的指标为() 血甘油三酯。 血胆固醇。 糖耐量。 血糖。 血游离脂肪酸。
患者女,50岁,因“双侧颈部上段肿物伴左侧面部麻木6个月”来诊。查体:PS=1;鼻咽左顶后壁、侧壁肿物,双侧颈部Ⅱ、Ⅲ区淋巴结肿大,最大者5cm×5cm,质硬,固定;左侧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MRI:鼻咽肿物侵犯左侧咽旁间隙,颅底骨质破坏,双侧颈部Ⅱ、Ⅲ区多个淋巴结肿大,最大者4cm×4cm。PET-CT:右肺多发转移灶。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有()。(提示经6个疗程DDP+5-FU+西妥昔单抗化学治疗后,肺部PET-CT:病灶临床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