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十六节细菌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制为()

A . A.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黏膜的直接损害
B . 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黏膜固有层,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溃疡
C . 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
D . 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
E .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变态反应

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为() 遗传。 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 免疫功能紊乱。 由其他疾病引起。 行为心理问题。 全麻中出现中枢性呼吸抑制的常见原因是() 麻醉过深。 过度通气。 肌松药过量。 体温过低。 阿片类药过量。 患儿,男,1岁。自7个月开始反复患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肺炎两次,皮肤脓疱病一次,医生疑其为某种免疫缺陷病,做了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以下有一项与此病无关()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白喉毒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同族血型凝集素测定。 淋巴结活检,查找浆细胞。 高脂血症患者血中呈现降低的指标为() 甘油三酯。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游离脂肪酸。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检测包括() 肺通气功能。 血气分析。 SpO2。 动脉血压。 ETCO2。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制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