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泉州校区)713管理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析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答案】(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动作研究,泰罗认为当时工人提高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②通过科学测定,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并为下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下人”,是指那些天赋和才能与工作性质相符,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工人。为此,泰罗强调工作的分配和努力两个要素。
③推行标准化制度,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工作定额采取不同的工资率,以刺激工人提高产量。
⑤下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变双方的相互对立为相互合作,以增进双方的利益。
⑥将11一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在当时,企业没有专门的公l 一划部门,工人全凭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泰罗认为,应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实现工长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管理效率。
⑧在组织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高层管理者只集中精力处理重大的经营决策问题,而把那些日常事务的决策与处理权交给基层管理者,只有在例外情况下高层管理者才进行干预。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意义
①合理制定职工的日工作量。对于加工制造业企业来说,各种不同工种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效率,不能一条标准要求所有人。
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很多加工业企业来说,一般倾向于招收文化水平低、没有接受专业化训练的农村劳动力。这种职工进入工)一后一般跟随老职工学习一段时间再独立工作。所以,工作方式都是以一传一的方式延续,缺乏系统培训和规范。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
③差别计件工资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在很多企业中“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激励制度不够合理。往往老板凭感觉估计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或者大锅饭,所有人工资一致。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完成工作量的不同给出不同级别的工资,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④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科学生产观念的引入,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依靠经验决定一切的做法,重视科学技术和规范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是对工厂管理的重大突破。
科学管理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罗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重视实践的实干精神、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是非常可贵的,泰罗因为其在管理发展上的伟大贡献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但是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如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因素,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理沦的发展。
2. 简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答案】(1)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①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
②仅有维持是不够的。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2)创新与维持的作用
①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②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系统运转的维持和创新而展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会呈现无时无刻无所不变的无序的棍乱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系统就会缺乏活力,适应不了任何外界变化,最终会被环境淘汰。卓越的管理是实现维持与创新最优组合的管理。
3. 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因素。
【答案】(1)分权的含义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分权程度标准:
①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量越多,分权程度就越大。②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重要性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③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影响面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④较低的管理层次所作的决策审核越少,分权程度就越大。
(2)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①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减低。因此,当组织规模扩大之后,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
②政策的统一性。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而,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③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
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 组织如果缺乏受过足够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④组织的可控性。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多不司,有些关键的职能部门,如财务会计等部门往往需要相对地集权,而有些业务部门,如研发、市场营销等部门,或者是区域性部门却需要相对地分权。组织需要考虑的是围绕任务目标的实现,如何对分散的各类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⑤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在组织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组织的运行,组织往往采取集权的管理方式; 随着组织的成长,管理的复杂性逐渐增强,组织分权的压力也就比较大,管理者对权力的偏好就会减弱。
4. 什么是古典管理理论? 它在管理学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古典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初在西方建立起来的一些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都把组织中的人当作“机器”来看待,忽视“人”的因素及人的需要和行为,并且都没有看到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关注的只是组织内部的问题,这些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们将这些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具体内容如下:
(1)科学管理理论
①科学管理理论的概念
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总结出了四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该理论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一切凭经验办事(工人凭经验操作机器,管理人员也凭借经验进行管理)的落后状态,使经验的管理转变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
②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泰罗的主张被认为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劳资双方关注的焦点从盈余的分配比例转向了如何设法通过共同努力把盈余的绝对量做大。同时泰罗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系列科学的作业管理方法。他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即科学管理的贡献是世界性的。
(2)一般管理理论
①一般管理理论的概念
1916年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该理论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②一般管理理论的意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思想是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为后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勾勒出基本的理论框架。法约尔跳出了泰勒以实践为基础研究管理理论的局限,在理论上第一次努力将管理的要素和管理的原则系统地加以概括,为以后推广管理学教育奠定了基础,使管理具有一般科学性。
(3)行政组织理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