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912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谁? 权利有哪些?

【答案】(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的权利

①发包方不得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单方面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得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②承包方有权获得流转收益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2. 传统农业中有哪些资源是稀缺的? 这些稀缺资源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案】(1)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

①提供刺激的制度

增加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种适宜的宏观环境,使增加生产能够向农业生产决策者提供足够的刺激,如从基本的文化和心理状况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力。

②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

农业生产的长期增产需要一项能够不断生产新的生产技术和要素组合体系的研究计划,必然要求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各地区的适应性的分散研究和试验。

③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和生产设备

起初,新的作物品种、家畜良种、化学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可能是最重要的,随后则需要其他形式的生产投入。

④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

一旦有效地利用互补投入物,就必须要求一系列服务机构。

⑤帮助农民做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

由于农业资源条件、过去的生产事件及现行管理方式的千差万别,对于各种新的选择不加区别地一揽子接受是很不明智的,农民的教育毛! 划必须以更灵活的形式、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分头实施。

(2)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丰裕资源和稀缺资源并存,丰裕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往往很低,因而增加农业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稀缺资源的供给。稀缺资源的一般性特征为:

①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至少在分配这些资源时要有社会决策;

②许多稀缺投入物的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

③稀缺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④稀缺投入物的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的稀缺资源可能己经大量充分地使用了,如果实际投入量超出了需求量,多余的部分短期收益很低,一旦其他投入物略有增加,就会获得特别显著的收益。

⑥农业发展中稀缺资源的特点,使得努力确定社会的边际生产率和成本收益率一般井不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信息;

⑦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虽然稀缺资源的固定性经常简化了分配时的决策手续,但在做出是否生产或创造这些资源的决定时仍面临难题。

3. 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内在质量差别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内在质量差别的因素有:

(1)农业信息资源内容本身

农业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细度等是影响内在质量差异的常见因素。细度不够和细度过高的数据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决策需要。

(2)农业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农业信息资源比其他任何资源都更具有时效性,信息的及时性决定信息的价值; 缺乏针对性的农业信息资源不仅难以作为政府和农户农业决策的依据,而且还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3)农业信息资源的集成水平和数据相关程度

信息源的收集需要投资,其容量是有限的,信息的集成水平会影响到这种内在的质量差别。农业信息资源是以内容、服务取胜的领域。

总之,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效果应当实现四个“适宜”一一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

4. 试分析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 发展现状如何?

【答案】(1)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过程

①远期交易时期一一解决季节性供求矛盾问题

19世纪30-40年代,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谷物集散地。为了缓解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和价格剧烈波动,连接供求的中间商迅速增加。中间商设立仓库,缓解了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但承担很大价格风险和囤积资金不济的风险。中间商探索出了远期交易模式,在购入农产品后,立即到芝加哥并与芝加哥的加工商或销售商签订第一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以事先确定销售价格并确保利润,合同还能以抵押形式帮助中间商获得银行贷款,以确保农产品购买和库存费用的及时供给。

②远期合约交易时期一一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农产品购销范围从芝加哥扩展到全美甚至欧洲,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急需解决。中间商都想寻找一个集中信息的场所,以便及时了解供求行情和价格信息。为此,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成立。CBOT 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相互见面、交流信息、洽谈业务和达成交易的场所。CBOT 于1851年正式引入农产品远期合约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小仅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即期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有助于保持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而且使农产品买卖双方相互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价格波动的风险。

③标准化期货合约时期一一解决农产品远期合约非标准化问题由于农产品远期合约从签订到实物交割的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价格不断波动,买卖双方都希望能自由转让以规避价格风险或者把握获利机会,一些资金雄厚的商人也因农产品远期合约买卖存在获利机会开始参与远期合约交易。为了克服农产品远期合约非标准化给这些交易带来的很多困难,CBOT1865年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取代远期合约,之后又实施了保证金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由此诞生。

(2)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①CBOT 诞生及1865年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后,不断有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上市;

②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其他交易所建立,农产品期货品种增多;

③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世界各地都得到较快发展:

④21世纪初,期货交易进入其他领域。

5. 何谓农业财政资金?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答案】(1)农业财政资金的定义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

(2)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

①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农业生产者的“搭便车”行为,会造成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由政府财政投资来生产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是一种有效的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②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农业具有较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产的边际社会收益大于农业生产的边际私人收益。农业生产者按照私人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收益的均衡点来生产,造成实际的农业生产量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