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西农村地区高中生物情感目标实施现状的研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生物,陕西农村地区,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

  摘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也明确提出:人除了满足基本生存外,还有爱与尊重、自我满足等高等情感需要。对应到教育领域,面对的对象是有着完全自我意识的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切实推行情感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往往只单纯重视知识教育,造成学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学校事故屡有发生。
鉴于情感教育本身的抽象不可量性,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枷锁在广大农村地区切实推行情感教育,成为摆在农村地区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作为一门以实验和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蕴藏着许多可供开发的情感教育资源,如生物科学史中就包含了科学家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知识的演变进化过程。通过这些知识的实践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免单纯地接受知识,也可以在科学家身上学习到严谨治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可谓是情感教育具体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本研究主要在调查陕西农村地区高中生物情感目标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推行情感教育的建议,探讨如何以生物科学史知识促进情感教育的推行。
本研究主要从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两方面来进行问题的阐述。首先,基于《陕西农村地区高中生物情感目标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教师能力培训的各农村地区中学生物教师。这些生物教师来自陕西各个地区的不同学校,具有一定典型性,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能基本了解陕西农村地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施现状。然后,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情感目标在农村地区实施现状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文献,通过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基于农村地区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有效促进情感教育的策略及方法。
最终,通过分析发现,情感教育在陕西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高中生物课堂中相应被弱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师认为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关注知识的获得忽略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导致情感教育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缺乏情感教育的理论实践方法指导,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知水平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此种现状,笔者认为学校要真正践行素质教育、教师应将行为与思想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分析和深入挖掘教材及教辅材料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实验和学科课外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巧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知识“情感”、善于运用生物科学史等六点方法来有效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希望能对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生物情感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