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806政治学2009真题及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9年政治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实现自身利益或团体利益的政治资格。
2、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包括利益关系,政治权利关系和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发展:为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在国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改革或者革命的方式对国家政治体系进行的调整或变革,实现政治形态从传统向现代,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过程。
4、政治和谐:不同政治群体之间认同一定的政治理念,规范和秩序,并且其政治行为符合这种理念,规范和秩序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平衡状态。
5、政治文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在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积极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
6、意识形态:反映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为维护,加强或推翻一定阶级统治服务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和经济的思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7、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形式,是受一定经济关系制约的,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见解。
8、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做的法定规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关系的制度体现。
9、实质性民主:民主的取向要落实到自由,平等,正义等普遍的终极价值,承载与体现这些价值的是做为公共人格的人民,实质性民主强调民主的目标,内容,主体与价值,因此也叫实体民主。倾向从国体的角度阐释民主的涵义,旨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0、制度性政治权力腐败:在一国政治体系中,其制度规范允许政府机关利用法定的政治权力为所属成员谋取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实际上是政府机关自身的堕落,是政治制度的败坏。
二、简答题
1、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如何看待人权问题。
(1),人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适应生产方式发展要求的的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在承担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有这样几个特征:•人权是适应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