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强化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66岁。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术后第2天出现无尿,应用呋塞米治疗无效。目前,每天的补液方案应采取()。

A . 口服液体
B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补液
C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2补液
D . 按基础需要量+额外丧失量的1/3补液
E . 按显性失水+不显性失水-内生水的公式补液

患者女,56岁,因“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来诊。患者呼吸4~5次/分,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宜选择的通气模式为()。 A.辅助控制(A/C.。 压力支持通气(PSV)。 持续正压通气(CPAP)。 成比例辅助通气(PAV)。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 肝移植的适应证有()。 Wilson病肝衰竭。 先天性胆道闭锁。 高酪氨酸血症。 终末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某女,28岁,G1P0,38周妊娠,因血压150/100mmHg,收入院。检查:无头昏、眼花等自觉症状,下肢水肿(+),蛋白尿(+),宫高32cm,腹围90cm,胎心140次/分,胎方位LOA。估计胎儿体重为2600g,子宫敏感性高。患者经2周治疗后,病情仍未见好转,血压>160/100mmHg,蛋白尿(+++),伴水肿、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并于今晨抽搐且昏迷。该患者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 流质饮食。 专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安全,防止受伤。 女性患者,28岁,感冒发热后1周出现肢体麻木,行走无力,3日后出现视物模糊、肢体无力加重就诊。查体:神志清,言语流利,左眼内收欠充分,双眼向右水平眼震,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病理征阳性,右半身痛觉略减退。首选的治疗是() A.β-干扰素。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硫唑嘌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甲氨蝶呤。 五十岁妇女,接触性出血2个月余,白带有恶臭。妇科检查:阴道无异常,子宫颈前唇有质脆赘生物,最大径线2cm,触之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子宫旁无增厚及结节,附件未扪及。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子宫颈息肉。 子宫颈结核。 子宫颈癌。 绒毛膜癌转移到子宫颈。 子宫内膜癌。 患者女,66岁。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术后第2天出现无尿,应用呋塞米治疗无效。目前,每天的补液方案应采取()。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①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②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分约500ml。这种蒸发的水分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分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分将增加100ml。③肺呼出水分: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分约400ml。这种水分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④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分总量约2000~2500ml。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正常人摄入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这些水分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分。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分(内生水)约200~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而每天的补液量=显性失水量+不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故答案应选E。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