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汉语普通话音节拼写最长的包括______个字母,______个音素。
【答案】六; 四
【解析】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如“强”就由四个音素组成。而音节拼写最长可以包括六个字母,如“双”就由s.h.u , a , n.g 六个字母组成。
2. “我、分、又、释、言、马、芝、收、字、社、蜘、民、窈、猩猩”中一共有_____个不成词语素。
【答案】5; 6
【解析】自由语素有:分、马、字、社、民; 不成词语素有:释、言、芝、收、社、个自由语素,一共有
3. 语音的四要素是指度的大小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大点声说话! ”是指______大些。,“小孩儿说话声尖”“尖”是指______。
【答案】音长; 音强; 音高; 音色; 音强; 音高
【解析】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是语音的四要素。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音色又称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4.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成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谚语
5.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6. 与自由语素相对的是______语素。
【答案】不成词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按照语素的构词能力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成词语素即自由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义
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7. 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______方言、湘方言、赣方言、______方言、闽方言和______。
【答案】吴; 客家; 粤
【解析】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8. “火”字的第三个笔画为_____,“丑”字的第二个笔画为_____,“齅”字共有个笔画。
【答案】撇(大撇); 竖; 36
9. 语言学研究有三大传统:_____的小学传统,_____传统和印度传统。
【答案】中国; 希腊一罗马
【解析】中国、希腊一罗马、印度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0.与元音相比,辅音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
【解析】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如b , m , f , d , k 等;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日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例如a , o , e , i , u 等。发音时受到阻碍是辅音与元音相比最主要的特点。另外,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气流较弱,声带颤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二、简答题
11.下列短语哪些词与词搭配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 哪些是模棱两可的? 你能不能归纳出“猛烈、激烈、剧烈”在词义方面的异同?
轰击猛烈 轰击激烈 轰击剧烈
抨击猛烈 抨击激烈 抨击剧烈
风势猛烈 风势激烈 风势剧烈
运动猛烈 运动激烈 运动剧烈
反应猛烈 反应激烈 反应剧烈
壮怀猛烈 壮怀激烈 壮怀剧烈
疼痛猛烈 疼痛激烈 疼痛剧烈
言词猛烈 言词激烈 言词剧烈
争论猛烈 争论激烈 争论剧烈
【答案】(1)判断正误
轰击猛烈√ 轰击激烈× 轰击剧烈×
抨击猛烈√ 抨击激烈√ 抨击剧烈×
风势猛烈√ 风势激烈× 风势剧烈×
运动猛烈× 运动激烈√ 运动剧烈√
反应猛烈× 反应激烈√ 反应剧烈√
壮怀猛烈× 壮怀激烈√ 壮怀剧烈×
疼痛猛烈× 疼痛激烈× 疼痛剧烈√
言词猛烈× 言词激烈√ 言词剧烈×
争论猛烈√ 争论激烈√ 争论剧烈×
(2)异同
猛烈、激烈、剧烈三者都有“急剧”的意思。
猛烈:侧重于气势大、力量强,适用范围广;
激烈:侧重于动作、言论、性情;
剧烈:侧重于反应,适用范围最小。
12.“千万”和“万万”是常用的两个副词,它们在使用时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请举例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千万”和“万万”两个常用副词的共同点和区别主要有:
(1)共同点
①两者都可用于有“别、不要、不能、不可以”的句中,充当它们的状语,表示“一定、务必“,用以告诫、提醒、建议或对某一重要事实的强调。如:
a. 投资者千万别以为庄稼只有拉高股价才能出货,事实上庄稼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大众。 b. 万万别信日指责世人皆尊敬的贤臣。
②两者都可以用于“千万/万万+动词+不得”的结构中,表“绝对”之义,用以提醒、劝诫或叮嘱。如:
a. 过去朱延年借点钱,那倒无所谓,现在要他自己出面活动,千万要不得。
b. 有一种新政万万搞不得。
(2)区别
①“万万”可做语气副词充当“不会”“不可能”“不敢”“不肯”“不答应”“不应该”“不及”“不如”“不是”的状语,表示对否定以及强调。“千万”不能如此搭配。如:他万万不应该这样。
②“万万”可以用在“万万+动词+不+补语”和“万万+没(有)+动词十补语”的结构中,表“绝对、一定”之义,加强否定语气。“千万”没有此用法。如:
a. 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是万万做不出这样惊人的举动的。
b. 可他万万没想到,江水竟把为林立果“选美”的内幕告诉了当事人张宁。
③“千万”可重叠为“千万千万”的形式,出现在否定副词或“要”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