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综合(汉语基础知识、文化常识)之语言学纲要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2. 语言混合

【答案】语言混合是指多种语言融合产生的语言。目前己知的混合语都是两种语言的混合。虽然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影响非常普遍,但是真正的混合语并不多。混合语的产生有可能标志着新的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产生。例如,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牙买加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

二、简答题

3. 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

【答案】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的相同和不同表现如下:

(1)相同点

语法意义是反映词语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的高度抽象的意义的,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2)不同点

①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②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类。

4. 下面是汉语“差一点……”的一些例子:

A.

差一点打破了=差一点没打破

差一点离婚了=差一点没离婚

差一点打败了=差一点没打败

差一点淹死了=差一点没淹死

B.

差一点及格了≠差一点没及格

差一点中奖了≠差一点没中奖

差一点赶上了≠差点没赶上

差一点买着了≠差一点没买着

为什么人们在说A 和B 的句子时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答案】A 和B 表达的意思不同,主要跟差一点后面所跟的词语跟说话人的期望是否一致有关系。

(1)A 组当中“打破、离婚、打败、淹死”,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说话人不希望发生的。无论“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2)B 组当中“及格、中奖、赶上、买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说话人希望发生的,如果“差一点”后面跟的是肯定形式,就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差一点后面跟的是否定的形式,就表示否定的意思。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跟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关。有此语言是矛盾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形式,也不会做出改变。像“打扫卫生”之类的词语。“差一点”后面跟的词语,如果是说话人不期待的,无论肯定否定形式都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更大程度上跟人们的心理有关。

5. 义素和义场

【答案】(1)义素和义场的区别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_又称为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是词的一种内部划分。

义场又称语义场,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是词与词之间的比较。

(2)义素和义场的联系

义场是根据词语间相同的义素联接而成的,是以义素为角度进行划分的。

根据词义上共同的义素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三、论述题

6. 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或者你熟悉的其他外国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有什么差异?

【答案】汉语和英语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汉语与英语在语法手段上的差异

①词形的变化

汉语普通话缺乏词形变化,而英语则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a. 通过附加词尾来表达语法意义,如taller/tallest,前者词尾表示比较级,后者词尾表示最高

级。

b. 内部屈折。如begin-began ,两者分别表示开始这个动词的一般式、过去式。

c. 异根。如better , best 二者分别表示good 的比较级、最高级。

②语调

有人认为语调也是一种语法手段,主要指的是停顿。例如汉语普通话:“我知道,你不知道。”(联合),“我知道你不知道。”(主谓)而英语中语调的作用则不明显。

③重叠

汉语中通过重叠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掂量”与“掂量掂量”具有不同的意义; 英语中则无。

(2)汉语与英语在语法范畴上的差异

①性。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也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如男女服务员都可称为“服务员”,而英语则分别表示为waiter , waitress 。

②数。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英语的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如男孩,单数形式为boy ,复数形式为boys 。而汉语名词的单复数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③格。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名词、代词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作间接宾语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英语的名词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而汉语则没有格的变化。

④体。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的表现各不一样。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 write”)“be+动词的现在分词”表示进行体(如“I am 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汉语动词加“了”“着”“过”的现象,有人认为也是体的分别,“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

⑤时。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不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英语“I write"(我写,现在时),"I wrote"(过去时),"I shall write"(将来时)。而汉语则缺少时的变化。

⑥人称。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英语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例如:He (she ) writes 和I write汉语则没有人称的变化。

⑦态。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比较:“John is writing a letter. (约翰正在写信)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ohn.(信正由约翰写着)。”而汉语则没有态的变化。

7. 论述并举例说明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

【答案】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