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广告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广告创意一般经过哪些过程?
【答案】创意过程是一个发现独特观念并将现有概念以新的方式重新进行组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创意过程,人们可以提高自己发掘潜能、交叉联想和选取优秀创意的能力。
1986年罗杰·冯·奥克提出了四步创意模式,如今被许多跻身世界100强的广告公司所采用。按照他的模式。每个文案和美工在创意的不同阶段仿佛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Explorer (探险家)、Artist (艺术家)、Judge (法官)和Warrior (战士)。
(1)探险家一一寻找新的信息,关注异常模式
任何伟大的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意人员需要构思创意的素材:事实、经验、史料、常识、感觉等。而这些信息无处不在,创意人员需要开阔视野,摆脱自己专业领域的限制,留意其他领域的新发现,纵观全局,才容易发掘出独特的构思和创意。
(2)艺术家一一实验并实施各种方法,寻找独特创意并予以实施
在整个创意过程中,扮演这个角色最艰苦、时间最长,但也最有收获。艺术家必须完成两项重要任务:寻找大创意、实现大创意。
(3)法官一一评估实验结果,判断哪种方法最有效
在这个环节,创意人员要判断创意是否可行,决定是否完成、修改或放弃大创意。此时,创意人员要做到两点:第一,为值得的大创意拼搏; 第二,避免扼杀艺术家的想像。如果艺术家和法官的角色做的好,战士的角色相对要容易很多。
(4)战士一一克服一切干扰和障碍,直到实现创意概念
在创意的最后阶段,要使创意概念得以实施。即使创意得到认可,得以制作并最终在媒体上发布,创意人员也需要同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客户等进行一系列的“战斗”。对内,通过完整的信息战略文本,努力推销自己构思所包含的文案、艺术和制作成分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以说服公司的客户小组; 对外,协调客户服务小组向客户陈述广告创意,以获得客户认同。
2. 简述亚文化理论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答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分工带来多元职业文化,多元利益关系带来多元价值观。因而,现代社会必然存在丰富的亚文化现象,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的。反过来,他们一生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1)亚文化对于消费者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亚文化为定位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增加了其实现的难度。亚文化的分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按照政治及经济地位区分的社会分层。亚文
化群既包括宗教、民族和地域这样的群体,也包括按性别划分的男性和女性这样的群体,以及按年龄划分的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群体。这些群体都有可能形成他们独特的亚文化。
(2)广告的诉求如果能够契合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引起其目标群体的共鸣,则能够更好地传达产品信息。反之,如果不了解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不了解某个亚文化群特有的符号系统,则很难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可。
(3)在这些亚文化群中,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群体和青少年群体。因为广告诉求对象中女性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占据很大比例。青少年群体中往往会形成与主流文化不重合的亚文化。如何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某些亚文化特质,打动这些目标消费者,仍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3.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如下:
(1)商品交换的产生。经济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市场的形成,就形成了一些交易中心。早在奴隶社会以前,中国就己经出现了市场交易、于是广告也就作为商品交换中必不可少的宣传工具而发展起来了。最早出现的原始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
(2)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到隋朝年间,出现了悬帜广告、悬物广告等形式。汉代的悬物广告比较流行,它是在店铺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的作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现了当时汁京的繁华,也展现了众多商店使用招牌和悬物、悬帜为幌子的情景。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宋朝庆历年间,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一一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
(3)元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
(4)总之,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我国的广告开始萌芽。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封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告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4.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案】(1)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由自身内部因素决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的消费活动。
(2)消费者行为的特征
①消费者行为一般具有自主性(在购买时自主决策)、有因性(产生消费行为有特定的原因)、目的性(产生于特定的目的)、持续性(是持续的活动过程)、可变性(行为会发生变化)等特征。
②在实际的消费活动中,真正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行为是困难的。因为,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消费者因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消费行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很难做出预测。但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是有规律可
循的。
5. 如何实施广告创意?
【答案】在进行广告总体策划、确立广告主题、确定广告创意之后,下一阶段的仟务是采用文字元素与非文字元素具体表达创意概念,制作出与受众见面的广告作品。这一阶段非常重要。
(1)广告文案
奥格威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广告效果的50%-75%来自广告的语言文字部分。这些广告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部分构成了广告文案。广告文案通常包括标题、正文、口号、随文四大部分。但不是每则广告都必须同时具有以上四项元素,有的正文与口号合而为一,有的广告甚至没有正文等等,不一而足。
①标题
有效的标题会引起注意,吸引受众,说明图像,将受众引向广告正文,表现广告的销售信息。调查显示,阅读标题的人比阅读正文的人平均多二至四倍。因此,如果标题没能打动人心,就等于在浪费广告主的金钱。为了突出标题,必须做到:
a. 将广告标题置于最醒目的位置;
b. 表现广告主题,展现显而易见、清晰无误的利益与承诺;
c. 新颖奇特,引起受众的注意。
②正文
广告正文是广告文案的主体,是对广告标题的解释和广告主题的详细阐释,讲述全部销售信息。由于十个读者中一般只有一个看正文,因此,文案创作人员必须努力凭借一定的技巧以突破消费者的心理,传达关于企业、商品、服务的信息,进一步对广告标题进行阐释和证实,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③广告口号
广告口号又称广告标语,是广告的中心,是广告作品中U 龙点睛的一笔。广告口号是为了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印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反复使用,集中体现广告阶段性战略的一种简练的口号性语句。
④广告随文
这属于文案中的附属性文字,一般情况下,附于正文之后,多为比较固定的内容,用来传达企业名称、地址或联系方法等内容,并对广告正文作必要的补充。
(2)非文字元素
在广告创意实施和广告表现的过程中,文字元素承载了传达广告信息的主要内容的任务。非文字元素表现出来的东西同样重要,它们担负着演绎信息的重任,创造出广告的氛围,赋予文字信息特殊的风味,并决定着受众对它的感觉。
①视觉元素
印刷广告中具有三个最基本的视觉元素:插图、设计和布局。这三个元素的不同组合会创造出截然不同的广告效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