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福建省培养单位城市环境研究所867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转换率

【答案】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如果设产出X 的变动量为

亦即:

边际转换率反映了产品转换的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边际产品转换率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2. 交易成本

【答案】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进行社会生产,就一定会有交易发生,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遵照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经典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即市场交易是没有成本的,也就是交易成本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认为,现实中的市场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并且有时甚至高到使合约无法达成。

3. 效用

【答案】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

第 2 页,共 45 页 ,产出Y 的变动量为△Y ,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可以衡量1单位X 商品转换为Y 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 商品对Y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对MRT ,

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4. 信息不对称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这里的信息既包括交易前的信息,也包括交易后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因此,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信息分布或信息获得的不公平性,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信息的不公平性; 二是市场内幕交易。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不能很好地起作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市场主体并不能总是做出理性的选择,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易导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

二、计算题

5. 某垄断企业面临政府保护的国内市场以及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两个分割的市场。在国内市场,

其产品的需求方程为

边际成本为; 在国际市场中,

其产品的需求方程为。企业的。其中,Q=qd +qe

(1)求出垄断企业的最优产出以及国内、

(2)比较两个市场的价格与需求弹性。

(3)若两个分割的市场合并为一个市场,

【答案】(1)垄断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联立解得:q e =600,q d =0,Q=600。

垄断企业的最优产出是600,并将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都销往国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2)将q d =0,q e =600分别代入边际收益函数

MR d =120, MR e =120。

将q d =0,q e =600分别代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可得:p d =120,p e =180。

根据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得: 可得:

第 3 页,共 45 页

(3)若两个分割的市场合并为一个市场,则不再区分国内市场价格和国外市场价格,即p d =pe =P。根据反需求函数可得出需求函数为:q d =1200-10P, q e =2400-10P。则总需求函数为:Q=qd +qe =3600-20P,反需求函数为:

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600。

将销售量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P=150。

即若两个分割的市场合并为一个市场,这时总产出与价格分别为600和150。

6. 设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

再多得4元。试问:

(1)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

(2)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产量是多少?

【答案】(1)企业的边际成本为

解得Q=26,即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26。

(2

)社会的边际成本仍然为,边际收益为12+4=16,

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解得Q=28,即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最优产量为28。

7. 假设某商品的反需求曲线为P=11-0.15Q; 其反供给曲线为P=1+0.05Q; 试求:

(1)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

(3)在这1.00元的税收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多少?

【答案】(1)联立求解反需求函数和反供给函数:

**可得:均衡价格P =3.5,均衡产量Q =50。 。 。它每生产1单位产品,自己可多得12元,整个社会可,边际收益为12,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根据消费者剩余定义,可得消费者剩余:

即市场达到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187.5。 。

(2)政府对这种商品每单位征收1.00元销售税后,此时有P d =Ps +1, 即消费者支付的价格等

第 4 页,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