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方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814中外美术简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窑变
【答案】“窑变”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钧窑会出现这种特殊变化,“窑变”是钧窑的特有工艺。钓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主要与其特定的生产制作工艺有关。这里面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窑变现象是这些多变的工艺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窑变”可以使青瓷釉色上泛出海棠红、玫瑰紫之类色彩,鲜艳绚丽,打破了单色釉的局面,为后世红釉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宋代陶瓷中颇具特色的品种。
2. 青铜礼器
【答案】西周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先秦时期,青铜礼器占据突出的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来体现,主要包括鼎、鬲、觚、爵、斝、簋等容器。
3. 迁想妙得
【答案】“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4. 晋祠圣母殿彩塑
【答案】晋祠圣母殿彩塑为塑造于宋代晋祠圣母殿内的彩绘泥塑,是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在圣母殿中塑圣母及四十二个侍从像,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座后屏风皆绘以水波纹装饰,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侍从相中有侍女三十三尊,手中各持一物,各守职事。她们面庞丰满,眉宇间细微的起伏都显露出少女的妩媚,且随年龄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她们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细致的身姿动
态的处理,使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塑造生活形象的高度水平。衣纹的塑造也体现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5. 长信宫灯
【答案】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力一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6. 白描
【答案】白描是一种中国画技法的名称,是一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由宋代李公麟所创。在白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以不着色彩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而著称。白描既精密严谨又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人文士大夫的审美情致。这一单纯洗练,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技巧。
二、简答题
7. 请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
【答案】霍去病,西汉名将、军事家,能征善战,官至大司马,封冠军侯。
(1)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主题思想
霍去病墓石雕群,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西汉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膘骑大将军,24岁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旁,并“为家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恢宏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家。
(2)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
①石雕作于西汉元狩六年前后,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家周围。
②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组石雕。
③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家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8. 元四大家有何共同的艺术特征? 各自有什么代表作品?
【答案】“元四家”是指元代四位著名的画家一一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1)艺术特征
①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
②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地受赵孟影响,以绘画作品鲜明地表现他们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③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依据;
④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待文加以阐述;
⑤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独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2)代表作品
①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天地石壁图》、《九峰雪雾图》、《富春山居图》等。
②吴镇:《渔父图》、《雪竹图》等。
③倪瓒:《渔庄秋雾图》等。
④王蒙:《春山读书图》、《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等。
9. 简述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及其贡献。
【答案】王羲之,字逸少,史称王右军,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书法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为古今之冠,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2)代表作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3)贡献
作为书法界的大家,王羲之的贡献非常大,主要在于:
①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
②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10.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审美趣味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答案】“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萌芽于唐,兴盛十宋元,发展于明清。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1)审美情趣
文人画的审美情趣的根本特点在于“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他们标榜“士气”、“逸品”,崇尚品格,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2)典型例子
王维,是典型的文人画代表,他既是著名诗人,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王维以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