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2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22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31 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613综合艺术理论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40

一、名词解释

1. 宋四家

【答案】“宋四家”指的是北宋书法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书法皆属“尚意”一派,但又各自成法。苏轼是“宋四家”之首,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他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搓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未、晃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代表作有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犊、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代表作有行书《蜀素帖》。蔡襄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非常精妙。代表作有行书《澄心堂帖》。

2. 四宁四毋

【答案】四宁四毋是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傅山提出的一个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傅山书学的核心主张是重视人格、崇尚古朴、追求天然等审美追求,因此,这“四宁四毋”原则不仅是其发自内心的个性要求,更是针对当时书坛盛行的矫揉造作的帖学书风,特别是对赵、董书风的流行而提出反对和批判。他提出的“拙、丑、支离、直率”是他从古籀、篆、隶碑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特点,而“巧媚、轻滑、安排”则是帖学书派的弊病所在。傅山欲以篆、隶碑刻的“拙、丑、支、离、直率”去矫正帖学末流的“巧、媚、轻、滑、安排”。

3. 三大石窟

【答案】三大石窟是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11个朝代不断修造。洞窟内保存大量精美的壁画、雕塑,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创建于文成帝和平元年,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5

所,称为“昙耀五窟”。“昙耀五窟”主体造像高大,体现君权、神权的统一,受凉州造像的影响,并反映中业造像的特色。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书法史上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自古阳洞。

4. 山水画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5. 《惜春作画》

【答案】《惜春作画》是清末“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长林所作的彩色泥塑组像,取材于古典小说《红楼梦》故事。作品高三十一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贾惜春在大观园暖香坞作画为内容,描绘惜春正在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两旁少女二人一坐一立,正在会心地欣赏惜春的传神妙笔。人物刻画真切生动,是“泥人张”的传神佳作。

6. 苏轼《寒食帖》

【答案】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纸本墨迹卷,共十七行,字前小后大,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为传世苏书中之代表作,号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二、简答题

7.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

【答案】宋代院休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亮雁的崔白体,但都下细写实、精妙人微。

8. 顾恺之有哪些艺术方面的成就?

【答案】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其艺术成就包括:

(1)绘画成就

①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同时他也擅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②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二毫,顿觉神采焕发。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2)绘画理论成就

①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②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协以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求,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他的理论相关。

9. 简述“吴门四家”及其主要艺术成就。

【答案】“吴门四家”是指中国圆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圆家。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长圈山水; 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 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其主要艺术成就包括:

(1)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的最突出的代表。唐寅和仇英代表了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外两种类型,体现了滥筋于此时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化。

(2)他们以山水见长,山水画中以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的作品更引人注意,并且有粗细两种面目。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凭借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

(3)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

(4)他们继承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10.与前代相比较唐代敦煌莫高窟艺术有哪些发展变化?

【答案】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唐代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极盛时期。与前代相比,敦煌莫高窟艺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窟造像

莫高窟开窟造像之风至唐代达到鼎盛,现存三百余个隋唐窟。其中,典型窟的艺术特点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