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十二、呼吸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伴气促1d”来诊。体温37.0~40.5℃。既往健康,生长发育过程无异常,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9.5℃,P170次/min,R66次/min;烦躁;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双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心音尚可,HR17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5cm。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入院第3周,再次出现高热。CRP45mg/L,血细菌培养(-)。胸部B型超声:左侧胸腔探及4cm液性暗区,内有分隔。)()

A . A.改用万古霉素抗感染
B . 改用氧哌嗪青霉素抗感染
C . 改用奈替米星抗感染
D . 输血
E . 胸膜纤维板剥离术
F .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走黄与内陷病机的主要区别是() 正气盛衰。 邪毒盛衰。 毒入血分或气分。 内攻脏或腑。 邪气外感或内生。 杏苏散的功效是()。 轻宣凉燥,宣肺解表。 轻宣凉燥,止咳化痰。 轻宣凉燥,散寒发表。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轻宣凉燥,养阴润肺。 性状特征为: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该药材的用量为() A.0.01~0.05g。 0.6~0.9g。 0.9~1.2g。 0.3~0.6g。 0.05~0.1g。 0.1~0.3g。 某涂料厂生产氯化钡车间发生爆炸,生产工李某,男,26岁,既往体健,在救出3名工友后,觉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麻木感、无力等症状而就诊,患者双上肢皮肤及衣物沾满了粉末。

查体:T36.5℃,P110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RBC5.4×1012/L、WBC9.4×109/L、Hb130g/L、PLT300×109/L;血清K+/2.9mmol/L;尿常规:蛋白(-)、尿糖(-),心电图:U波增高、阵发性心动过速。目前诊断考虑()。 有头疽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走黄。 内陷。 流注。 损骨。 伤筋。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伴气促1d”来诊。体温37.0~40.5℃。既往健康,生长发育过程无异常,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9.5℃,P170次/min,R66次/min;烦躁;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双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心音尚可,HR17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5cm。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入院第3周,再次出现高热。CRP45mg/L,血细菌培养(-)。胸部B型超声:左侧胸腔探及4cm液性暗区,内有分隔。)()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