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6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1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15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904服装理论之服装艺术设计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20
一、名词解释
1. 制服
【答案】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即是制服。根据制服的社会规制力的强弱,可分为依照法律规定穿用的正式制服和根据社会集团的规章制度穿用的职业制服,如各不同工种的下作服、作业服、办公服和表现不同职业类别的职业服等。
2. 色立体
【答案】以无彩轴为中心轴,在这个无彩轴为中心的圆筒断面上放上色相环,用色相环到中心轴的距离来表示彩度,这样就可以形成色相、明度、彩度三个座标的立体空间,这种立体模型叫做色立体。在色立体上,与无彩轴垂直的同一个水平面上的色,明度相等,这叫等明度面。与无彩轴平行的同一个垂直面上的色,色相一样,叫等色相面。
二、简答题
3. 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服装变迁的?
【答案】(1)政治变革
从服装史上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大的政治变革,都给服装带来很大的变化。如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严格的服饰制度; 辛亥革命使清王朝的长袍马褂变为便于活动的短装; 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山服”及其同族“军便服”更富有革命性和人民性,“文化大革命”又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开放政策,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服装上的巨大变化。
(2)经济的转变
经济是指作为人类共同生活之基础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行为和过程,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体。因此,这就涉及到服装的材料和制品的需求供给问题。
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生活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衣料。后来生产力发展,相互交换产生,职业专门化,以交换生产物品来满足各自所需的交换经济方式发达起来,有关衣料的经济行为就变得复杂了。到了近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带来了需求量的增大,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力式也从手工操作转换为机器化的大量生产,社会进入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衣生活的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②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现在仍主要以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为主的原始民族之间,在服装文化方面,与各自所处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也表现出进步、停滞和落后的差异。
③从世界服装史中可以看出,衣料资源(特别是纤维衣料)的分布也使服装文化的展开表现出地域性的差别。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兽毛衣料,古埃及的亚麻服饰,中国的丝织物,印度的棉布等都在服装史上显示着自己特异的存在。
4. 举例说明服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一定地域中相对固定的气候,形成了适应那种气候型的服装。如果气候发生变化,服装也不得不发生变化。这种气候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经过地质历史时期慢慢发生温暖化、寒冷化、干燥化、多湿化等变动,在地球的气候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的事例,在这种时候,服装也随着这种缓慢的变化而寻求适应的条件,发生相应的变迁;
(2)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夏干冬湿、夏湿冬干等季节性变化,服装也不得不顺应这种变化而变化。
另外,当一种服装地域性移动和传播时,首先要受到气候风土条件的制约,这在服装史中屡见不鲜。
5. 从侧面观察人体时,体型大体可分哪几种?
【答案】(1)标准体:体轴位于身体正中心,与腰围线成直角相交,从前胸和后背分别引垂线a 和b ,其a 和b 距离臀部和腹部大体上相同,约lcm 左右。
(2)反体:胸很厚,向前挺出,臀向后突出,腹部很平,呈挺胸收腹形,显得很精神、活泼。从侧面观察,与标准体相比,由于高挺的乳房和内收的腹部而使垂线a 距腹部的间隔拉大。相反,由于臀部的后突,使垂线b 接触到臀部。这种体型着装时,往往前宽不足,后宽有余,裙子后下摆上吊,上衣前下摆上吊。
(3)后倾体:腹部腆出,背部弯曲,呈S 形,这种体型多见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少女和瘦弱的老人。从侧而观察,头、颈及上胸部前倾,躯干后倾,因此,背长比标准体长。由于躯干后倾和大腿后收,形成腹部向前腆出,臀部下降和内收。前面最外突位置由乳房位移到腹部,垂线a 进入腹部内侧,相反,垂线b 与臀部距离拉大。此类体型着装时上衣易出现前长后短的现象,裙子前摆上吊,后摆接触小腿或脚。
(4)屈体及扁平体:一般体高细瘦者呈这种体型,少女和老人也多有这种形态,其特点与后倾体相似,只是比后倾体更加薄,胸、臀更加扁平,头颈更加前屈。因此,着装时易产生前领窝显得浅后领窝显得太深的现象。
(5)肥满体:此类体型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上半身肥胖,一种是下半身肥胖,一种是上下差不多的桶形肥胖。我国人多属后两种情况。从侧面观察,胸部向前挺出,背部向后驼,腹部向
前腆出,臀部后突而下垂。垂线a 进入腹部内侧,垂线b 接触到臀部。
(6)厚体:欧美型,女性的第二性特征表现得十分显著,因此很性感,乳房很大,高耸,臀部很高,很有体积感,腰细,胸腰差、腰臀差较大,富有女性特有的曲线美。从侧面观察,有点像反体的夸张型。
6. 从人类的装身方法谈服装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答案】(1)服装的物质性,具体表现为人类作为生物体生存时,对应于外界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理现象的各种实用性和科学性。这是人类在长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也决定了世界各地服装的地域性造型特色和性格。这也是服装这种状态能够成立的基础和赖以存在的依据。
(2)服装的精神性,即其社会性作用。人作为集团生活成员的“社会人”,要与人交往,要向同类显示自己的地位、身份和能力,要向异性炫耀自己的魅力,向敌手显示威严。与服装的物质性那种保存生物个体的“内向性”相反,服装的精神性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外向性”特征,即穿给别人看的,具体表现为服装的装饰性和象征性。
①服装的装饰性来源于人类追求美的心理——审美意识。
人类的装身方法
a. 裸态装身:即用各种方法直接对人的肉体进行装饰。其方法又可分为彩色画身、文身和身体变形三种。
第一,彩色画身。指用各种矿物质的颜料或植物颜料拌上油直接涂抹在肉体上;
第二,文身。分为刺痕文身和瘫痕文身,刺痕文身一般多出现在肤色较浅的人种身上,是用针一样的尖锐工具刺扎肉体,让颜料通过伤口渗入皮下组织,从而永久固定在人体上。癖痕文身则多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种,方法更加残酷,是用燧石、贝壳等原始的刀具把皮肤割破,待伤口愈合结疤后,由这些朦起的疤痕组成永久的图案;
第三,身体变形。有把头骨变长的,有把颈部变长的,把腰勒细的,把脚缠小的,还有在鼻、耳和口唇上穿孔的,把眉毛剃掉、把牙齿打掉或涂黑的等等。
一般认为,裸态装身是原始民族或人类的低文化阶段的主要装身形式,其实在现代文明人的装身活动中也仍然保留着这种形式,如现代人的化妆术,美容术中的文眉、文眼线、穿耳眼以及剃须、留须、作各种发型等就是直接对肉体进行加工的裸态装身行为。
b. 覆盖装身
覆盖装身是指用人类肉体以外的物体来包裹、装饰自身的装身方式,原始阶段的人类多用植物的枝叶、花果,动物的毛皮、牙齿、骨头、贝壳,及石等天然材料来装身,而文明人则多用各种自己种植、生产加下出来的人造物来装身,这终人造物就是现在我们穿戴的各种衣物和服饰品。
②服装的象征性指人类在集团生活中,在对他意识的驱使下,通过着装行为向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教养、意志、主张、感情、个性和嗜好等社会内容的特性。
a. 原始人的诸多装身行为,除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表现欲望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即对这种装身效果所产生的象征意义的追求。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人们向往超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