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初始地籍测量题库

问题:

[单选]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法和勘丈法。

A . 概略
B . 透析
C . 坐标反算
D . 解析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用来作为示踪剂的是()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 钡剂。 泛影葡胺。 以上均可。 引起闪烁伪像的原因包括() 大血管搏动。 结石。 呼吸运动。 组织震颤。 心脏搏动。 如图3-1,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由极坐标法计算界址点P的坐标,其结果是()。 (126.87m,126.87m)。 (123.40m,129.94m)。 (95.37m,137.73m)。 (195.37m,237.72m)。 在GPS外业施测的过程中,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应符合精度要求。 调试。 定位。 定向。 避雷功能。 GPS测量外业实施中,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的阶段是()。 外业观测。 野外测量。 外业准备。 野外探测。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法和勘丈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勘丈法是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