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835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组织中的集权或分权总是相对的。有学者指出,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你是如何认识这个观点的? 试分析这个观点对组织设计及其变革可能提供的启示。

【答案】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较高层次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较低管理层次一定程度上的分散。适度的分权(或集权)需要综合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1)集权或分权需要考虑知识转移成本。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的使用价值让渡。决定知识势能的要素有三个,分别是知识的数量、知识的质量以及知识的结构。知识数量越丰富、知识质量越高和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势能就越高。每个主体的特殊性导致这三个要素的方向性并不完全一致,知识势能既有总体层次上的高低,又有要素层次上的高低。知识转移既有总体上的单向转移,又有要素层次上的双向转移。知识转移是需要成本的,知识转移最典型的方式是进行培训,培训是需要成本的。当上级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下级的时候,这就需要下级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上级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移给下级,这个转移的过程需要花费成本。如果成本太高,就需要权衡是否需要将权力下放,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

(2)集权和分权需要考虑目标不相容的成本。目标不相容是指上级和下级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随着集权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加,委托代理成本减少。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成

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代理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

(3)在进行组织设计和变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在进行集分权设置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决策的重要性,高层管理对一致性方针政策的偏好,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历史,最高主管的人生观,获取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控制的可能性,组织营运的分散化,组织的变动程度,外界环境的影响,知识转移的成本和目标不相容的成本等各种因素。

2. 简述什么是虚拟组织?

【答案】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规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固定的织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可以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在各专业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虚拟组织的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组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灵活性。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虚拟组织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当机会消失后,虚拟组织就解散。所以,虚拟组织可能存在几个月或者几十年。

(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虚拟组织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

险,提高服务能力。

(3)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行动。合作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但由于虚拟组织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各成员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成员在协调合作时可能出现问题。但各个成员为了获取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

3.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答案】针对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培训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指导计划。指导计划是一种可以为指导双方带来收益的培训方式。个体可以通过向伙伴或指导者学习来获得领导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指导者也可以从指导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与个人关系上的回报,同时指导过程也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接替过程。

(2)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管理人员培训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受训者到各个部门去学习以扩大他们对整个企业各个环节工作的了解,也有助于管理者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领域。对于为企业高层培养接班人的继任计划的一部分,工作轮换意味着打通企业业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坚定认同、增长才干为接替高层领导的位置做准备。

(3)敏感性训练。这是一种在培训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旨在提高参加者对自己行为以及他人行为洞察力的训练。这种训练的假设前提是,接受敏感训练而变得敏感的雇员会觉得比较容易作为一个小组的成员和其他组员和睦相处、协调工作。

(4)多样化培训。一般来讲,受训者首先需要完成一套问卷,问题包括对不同雇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典型的交流方式、对弱势群体的管理、归因风格和管理风格等; 然后进行全体讨论,重点是怎样消除对其他人的歧视和孤立等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高知觉性以引发工作中的行为改变。多样化培训同样强调从各种不同的人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此类培训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教练和指导技能、给予绩效反馈的技能,以及解决人际冲突的技能等。

(5)评价中心。评价中心是一个结构化的测量方法,用以测量与领导有效性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公文筐练习(观察受训者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处理许多备忘录和文件),商业游戏和无领导小组讨论。评价中心最初的目的是在选拔过程中提高管理者的潜力,现在大部分公司使用评价中心来进行管理者选拔和管理者培训开发。

二、论述题

4. 试论目标市场的策略。

【答案】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根据市场规模和发展、市场结构的吸引力、企业的目标和资源三方面的分析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部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营销策略的活动,就称为目标营销或市场目标化。可供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策略包括:

(1)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①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

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是指企业将产品的整个市场视为一个目标市场,用单一的营销策略开拓市场,即用一种产品和一套营销方案吸引尽可能多的购买者。如图。无差异营销策略只考虑消费者或用户在需求上的共同点,而不关心他们在需求上的差异性。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曾以单一口味的品种、统一的价格和瓶装、同一广告主题将产品面向所有顾客,就是采取的这种策略。营销组合整个市场

图 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②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的理论基础

无差异营销的理论基础是成本的经济性。生产单一产品,可以减少生产与储运成本; 无差异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可以节省促销费用; 不搞市场细分。可以减少企业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制定各种营销组合方案等方面的营销投入。这种策略对需求广泛、市场同质性高且能人量生产、人量销售的产品比较合适。

③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不适应性的原因

a. 消费者的需求客观上千差万别并不断变化,一种产品长期为所有消费者和用户所接受非常罕见。

b. 当众多企朴如法炮制,都采用这一策略时,会造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企业的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c. 易于受到竞争企业的攻击。当其他企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提供更有特色的产品的服务时,采用无差异策略的企业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市场正在遭到蚕食但又无法有效地予以反击。

(2)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

①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的原因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是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细分市场,针对每一细分市场制定一套独立的营销方案。如图。比如,服装生产企业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推出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产品,并采用不同的广告主题来宣传这些产品,就是采用的差异性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