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11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19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28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25中西美学史之中国美学史大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37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美
【答案】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社会美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 实践美学
【答案】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派,李泽厚为其学派的代表。李泽厚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实践美学的理论含义有四个方面:
①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根本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亦即人类能动地探索、征服、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实践;
②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
③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
④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
3. 古希腊悲剧
【答案】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 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此情感的净化; 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4. 荒诞
【答案】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5. 艺术美
【答案】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应,是艺术家在
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6. 优美
【答案】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市美主体与审美客休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市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7. 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
【答案】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 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 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8. 美学
【答案】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 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 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审美发生的多元决定论。
【答案】(1)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人类的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动机、生物的本能、游戏的需要。
(3)在原始社会中,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巫术)、原始艺术(图腾歌舞、原始岩画)等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且共同组成了原始文化。人类审美发生的根源最终归结为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4)所以说,人类审美活动的起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审美发生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10.悲剧的美感是什么? :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
(1)怜悯,就是看到命运的不公正带给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同情和惋惜;
(2)恐惧,就是对于操纵人们命运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惧;
(3)振奋,就是悲剧主人公在命运的巨石压顶时依然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所引起的震撼和鼓舞,这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答案】
11.分析优美和崇高的实质。
【答案】(1)从实质上来说,优美和崇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2)这种人生境界各方面都是和谐的、统一的,那就是优美; 如各方面都是对立的、冲突的,那就是崇高。
(3)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社会学角度说,优美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与生活于其中自然、社会的私谐统一; 崇高意味着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发展为对立和冲突。
(4)优美和崇高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人生实践角度上来说,优美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冲突。
(5)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优美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崇高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互不协调。
12.我国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都有哪些流派?
【答案】1956年,学界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观的批判引出了中国当代第一次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围绕美的本质而逐渐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学派。
(1)主观论美学
这种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吕荧一开始就把美定位于主观意识,提出“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认为同一个东西,有人以为美,有人以为不美,这足以证明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2)客观论美学
这种美学以蔡仪为代表。蔡仪的基本美学思路建立在反映论的原则上。他坚持美在客观和美是典型的观点。
(3)主客观统一论美学
这种美学以朱光潜为代表。朱光潜早年主张美是心灵的创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这一主张作了自我批判,修正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观点。
(4)实践美学
这派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李泽厚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