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席夫碱、苯乙酸及其铜、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关键词:铜;锰;席夫碱;苯乙酸;合成;晶体结构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人们对过渡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因此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成为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本文以席夫碱为配体合成了金属铜、锰配合物,以苯乙酸为配体合成了金属铜配合物。
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席夫碱,苯乙酸在化学中的研究状况。席夫碱与金属离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成配合物以后,可以大大提高其生物活性。很多配合物除了具有生理活性之外,有的还是优良的催化剂。苯乙酸在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有广泛的用途。
第二部分主要合成了席夫碱及其铜、锰配合物,合成了对甲苯磺酰二胺,并和水杨醛,吡啶甲醛合成席夫碱,得到了8个配合物,其中三个晶体:
[Cu(C9N2O2SH13)2]为绿色片状晶体。配合物由两个配体(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C9H13N2O2S)和中心Cu2+组成。每个配体失去酰胺NH质子,成为负一价离子而使得配合物为电中性。每个配体提供两个N原子参与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构型。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Cu(C16H17N2O3S)(H2O)]为蓝色片状晶体。配合物由一个席夫碱配体(水杨醛缩N-对甲苯磺酰乙二胺,C16H17N2O3S)和一个H2O和中心Cu2+组成。席夫碱配体失去酚羟基OH质子和酰胺NH质子使整个配合物处于电中性。每个席夫碱配体提供两个N原子一个氧原子,水分子提供一个O原子与中心离子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构型。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二维无限网状结构。
[Cu(C11N3H16O)(H2O)Cl]是蓝色片状晶体。配合物由一个失去质子的席夫碱配体(水杨醛单缩二乙三胺,C11N3H16O),一个Cl-和一个H2O和中心Cu2+组成。席夫碱配体提供一个氧原子和三个氮原子配位,为四齿配体,H2O提供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的几何构型。阴离子使整个配位环境处于中性。Cl-做为平衡离子存在于晶格中。分子间通过O-H…O、O-H…Cl、N-H…Cl、O-H…N氢键连接成二维无限网状结构。
第三部分,合成了苯乙酸及其铜配合物,测定了其中一个的晶体结构[Cu2(C8H7O2)4(C12N2H8)2]。在配合物中,三个苯乙酸根参与配位,而一个苯乙酸根做为平衡离子存在于晶体中,邻啡罗啉提供两个N原子参与配位,形成铜的五配位双核配合物。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