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基础知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牧歌
【答案】牧歌是16世纪意大利主要的世俗声乐体裁。14世纪已产生,是二至三个声部的抒情歌曲,多为田园诗或爱情诗,以“利都奈罗”为结束段,“新艺术”作曲家兰迪尼写作了大量牧歌。16世纪牧歌是为知名诗人诗歌谱曲的抒情歌曲,其直接前身是弗洛托拉。早期牧歌为无伴奏形式,代表作曲家有维拉尔特、阿卡德尔特等; 中期牧歌运用模仿复调写作,适量采用音乐绘词法与象征手法,代表作曲家有罗勒、帕莱斯特里纳、拉索和蒙特; 晚期牧歌创作发展了许多新手法,大胆使用黑音符,和声出现半音化尝试,旋律风格趋向单音音乐,题材上采用戏剧性内容写作,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和蒙泰威尔第是16世纪末意大利牧歌的杰出代表。
2. 《黄土地》
【答案】《黄土地》是1984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凝聚了这一代电影人文化精神和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电影“第五代”标志性的作品。人文思考的深度是《黄土地》震撼人心的主要所在。影象语言的自觉把握是《黄土地》另一艺术价值。本片的影象语言突现出独立的意义。包括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构图对内涵意义的突现,影象表现的文化意味的寄托等等。注重色彩的表意作用的开创性是前所未有的,大片黄土地的色块,婚礼铺排的红色和乡民黑色的组合,构成创作者表现的文化内涵。
3. 皮黄腔
【答案】戏曲声腔。以二黄、西皮为代表的声腔。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4. 昆剧
【答案】以昆曲为音乐载体的戏曲剧种。明代嘉靖以后,由于昆山腔改良的成功,使昆曲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戏曲作家开始为昆曲写作传奇。据说首先以改良后的昆曲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浣纱记》。明代晚期,为昆曲写作传奇形成风气。以昆曲为主演唱的戏剧叫做“昆剧”。昆剧的创作与演出一直延续到现代。
5. 固定镜头
【答案】固定镜头是指摄影机以固定机位、固定焦距、固定方向、固定角度拍摄的镜头,当然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力式,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画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动、入画出画,同一画面的光影也可以发生变化。
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客观纪录和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等感觉。当然固定镜头也有缺点,比如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固定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相对集中和稳定,所以一个镜头很难实现构图的变化。
6. 《恐怖的回忆》
【答案】《恐怖的回忆》由苏祖圭编导,发表于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是我国最早的广播剧。该剧讲述了在淞沪战争中日本在签订合约后仍旧大举进犯上海之时,小人物孙某、其儿子和邻居的遭遇,全剧共两场。在上海私营亚美广播电台在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
7. 虞山派
【答案】虞山派是我国明代中叶兴起的一种古琴流派。创始人为严澂,在京师曾向琴人沈音及民间琴师学琴,失意后退居山林,又向徐门弟子陈星源学琴。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常熟虞山组织琴家结社,名为虞山派。严段曾主持编印了《松弦馆琴谱》,收入他弹过的29曲和撰写的文论《琴川谱汇序》,文章强调琴艺应发挥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虞山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徐青山,是严微的师兄弟,但演奏风格不尽相同,严激提倡“清微淡远”,而徐青山则认为“调之有徐必有疾”,将严澂未曾收录的《乌夜啼》、《雉朝飞》、《潇湘水云》等优秀琴曲继承下来,所传30余曲,由他的弟子夏溥在清康熙十二年编印成《大还阁琴谱》。徐青山还著有表演美学著作《溪山琴况》共总结了二十四况。作者对每“况”都作了较详尽的阐述,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和嵇康等先哲的见解,强调孤高寡和的情调,追求静穆古雅的风格。
8. 《弥赛亚》
【答案】《弥赛亚》是亨德尔所作的清唱剧,歌词由詹宁斯根据《圣经》撰写,1742年首演于首都柏林。弥赛亚意为“受膏者”,是基督教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此剧讲述了耶稣的一生,共3部54曲,分别讲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合唱是此剧的核心,著名的段落如“耶稣诞生预言”、“哈利路亚”等都显示了巴洛克宗教合唱音乐辉煌壮丽的顶峰。
二、简答题
9. 简述“孟菲斯”设计集团的主要设计思想。
【答案】1981年,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
设计中最有影响的组织孟菲斯集团。其主要设计思想包括:
(1)反对一切固有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通过感性来认识的,没有先验的模式。
(2)功能不是绝对的,在肯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一强调设计应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3)“孟菲斯”设计的作品多半是试验性的,在各个设计领域体现出的共同特点是艳俗的、色彩绚丽的、非功能化的。
(4)关注材料、装饰和色彩等方面
关注材料本身的肌理、色彩等,在装饰方面无一定的次序和模式,在色彩方面不遵守传统的色彩观念及搭配,不分主调色和背景色,并置不同色块,使色彩相互干扰产生颤动,从而造成一种愉快、诙谐的效果。
10.简述古典芭蕾的艺术成就。
【答案】(1)古典芭蕾的含义
古典芭蕾指“浪漫主义芭蕾时期”之后、“现代芭蕾时期”之前的那种特定时期风格艺术。以俄罗斯学派的崛起为背景的古典芭蕾又称“东方芭蕾”。
(2)古典芭蕾的艺术成就
19世纪下半叶,俄国成为了古典芭蕾舞艺术发展的新的世界中心,俄国进入了芭蕾舞史上的鼎盛时期。其留下了以《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 促使人们形成了“双人舞”和“性格舞”的模式及“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等观念,而这些舞蹈模式和舞蹈观念的形成对后世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双人舞”模式
“双人舞”模式指按照ABA 三段体的模式创作和表演的男女双人舞。A 代表男女合舞,B 代表男女分别独舞,行话叫做“变奏”,通常是指男女分别跳两轮,主要用来展示各自的辉煌技巧; 而第一次合舞必定是在慢板的音乐中优美抒情地开始,而第二次合舞则一定是在快板的音乐中欢快活泼地结束。
双人舞模式的确立,主要是通过两段变奏,为男主演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为扭转芭蕾舞台上自“浪漫主义芭蕾时期”以来愈演愈烈的阴盛阳衰,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②“性格舞”模式
“性格舞”模式指根据芭蕾舞剧的内容与形式需要,再创作并表演的一连串各类异国情调的民间舞。它们通常具有渲染气氛、烘托场面、丰富色彩和推动情节等功用。因此,性格舞演员需要具有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并能把握多种多样的动作风格。
③俄罗斯学派的芭蕾集意大利和法兰西两大流派之大成的硕果,并自然天成地带上俄罗斯民间特有的气势恢弘、动作凝重、精力过人、戏剧性强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也一直持续至今。
11.简述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和协奏曲。
【答案】(1)奏鸣曲
按功能可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两类,按织体可分为二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