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825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名义汇率的变动都产生于物价变动, 因此,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货币相对便宜。( )【答案】F
2. 凯恩斯主义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工资是刚性的(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不是经常处于允分就业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状态。( ) 【答案】T
3. 经济处于古典区域,则财政政策有效; 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则货币政策有效。( ) 【答案】F
4. 根据托宾的投资g 值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投资减少。( ) 【答案】F
5. 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状况,应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答案】T
二、选择题
6. 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主义的假设是( )。
A. 市场出清 B. 理性预期 C. 自然率假说 D. 价格刚性 【答案】B
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
A. 自有资本 B. 投资业务
C. 存款业务 D. 同业拆借 【答案】B
8. 政府培训计划和最低工资的增加分别会( )。
A. 减少摩擦性失业,减少结构性失业 B. 减少结构性失业,增加摩擦性失业 C. 减少结构性失业,减少摩擦性失业 D. 减少摩擦性失业,增加结构性失业 【答案】D
9. 所谓“凯恩斯陷阱”一般产生于债券价格的( )。
A. 高位区 B. 低位区 C. 中位区 D. 无法判断 【答案】A
10.在所谓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小型是指( )。
A. 这个国家的经济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其经济活动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是世界利率的接受者
B. 人口很少 C. 国土面积小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三、计算题
11.已知资本增长率额为
,劳动增长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
,在以上给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则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
。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即:
。代入数据可得:
【答案】由题意得: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
求解得:
。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
12.假设一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8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为M (s )=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是P=1.试求:
(1)IS 和LM 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若用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6000(亿美元)少政府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用草图表示(4)和(5).
【答案】(1)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十g ,可得:
y=600+0.8y+800-50r+200
化简求解可得IS 方程:
y=8000-250r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即有:
解得LM 曲线力一程为: y=2000+250r
(2)联立IS 和LM 方程:
Y=8000-250r Y=2000+250r
求解得均衡利率和收入分别为:r=12,y=5000。 (3)财政政策乘数为:
货币政策乘数为:
,而实际收入为y=5000(亿美元),比充分就(4)由于充分就业收入为y*=6000(亿美元)业时产出少
亿美元,如果想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的政府购买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