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55政治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解释下列各题

1.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首先,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其次,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2. 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依赖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

一。它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和国家体系,还包括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政治行为主体既包括国家、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这样的社会政治组织,又包括政治个人。政治制度包括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其中政府体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转。政治制度的运转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命令的实施,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律的制约以及其他政治规范(政治信仰、政治传统和政治道德等)的影响。因此政治体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理论。

3. 利益的构成要素

【答案】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按照这一定义,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

①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和多样性。

②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由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基础性意义,它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其他生产,因此,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更多、更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③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4. 利益集团

【答案】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利益集团可能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也可能不介入社会政治生活,而只有介入政治生活,

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来实现自己利益的集团才是政治社团。

5. 政治革命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6. 政治合法性

【答案】政治合法性是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及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就是在价值或事实上,社会大众对政治秩序和政治体系的自愿认可、认同、同意和服从。

其维度有二:价值的与事实的; 公认的理想类型有三:意识形态合法性、程序合法性以及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认同信仰的“社群认同合法性”。不过,现实的合法性是上述合法性类型的不同程度的混合或综合的作用,要重视有效性在现代性的政治合法性中的地位,重视经济基础的合法性对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性地位。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权力秩序是否认同及其认同程度如何的问题。具有政治合法性意味着一种政治秩序或一个政权获得了人们的同意和自愿服从。合法性的基础是同意。缺乏同意,政府的统治只能依靠高压手段。

二、简述下列各题

7.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

(1)主张以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2)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3)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4)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5)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人量边缘学科;

(6)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夕,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夕,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

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仅仅依赖它。因为自然科学对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加任何价值评价的,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的前提。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立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尽管从本世纪初以来,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其科学主义的形式而成为西方最流行的学派,但它发展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只重视量化研究而不重视定性研究的倾向终于发生了改变。

8. 简述政体的划分标准和政体的卞要类型。

【答案】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政体的划分标准

由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政治学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最先按照执政者人数把政府划分为君主政府、贵族政府和民主政府; 亚里士多德沿用了这一标准并把它们修正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后来的政治学家们还根据最高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任期期限以及国家与政府的结合程度等等提出不同划分标准,并据此把政体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不同政体类型概念的运用,可知他们认定的政体类型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

(2)政体的主要类型

①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古往今来的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君主政体一般由君主执掌最高国家权力,君主通常由长子世袭,并实行终身任职。共和政体一般由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国家权力,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职期限。按照君主的实际权限,君主政体又可以分为专制君主政体和立宪君主政体。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按照这种差别,立宪君主政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贵族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又可分为议会共和政体和总统共和政体。除此之外,民主共和政体还有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君主政体二元君主制宪君主政议会君主制族共和政体议会共和政体主共和政乏一一一一曰唾员制政体总统共和政体

②无产阶级国家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由于历史条件和各国的情况不同,无产阶级的国家政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从无产阶级政权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有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