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整理
【答案】土地整理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广义土地整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狭义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2. 公路用地规划
【答案】公路用地规划是指依据道路在地面上的位置及其形状和尺寸,依据交通运输任务、车辆行驶要求和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按快速、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在规定的控制点(必经的地点)之间选定路线的布局并设定其位置,确定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各项几何要素,进行道路的平面和立体交叉设计等。
3. 土地开发
【答案】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的活动。土地开发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
4. 土地保护
【答案】土地保护是指对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各类土地资源用途、范围(面积)、布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办法、规章实行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永续利用。土地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地退化,保证土地永续利用,小断提高土地生产力。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生物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包括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等; 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平梯田、}厉洪沟和排水沟等。
5. 分区方法
【答案】分区方法是指土地分区所采取的依据,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还小完善,对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较少,以往划区方法基本采用德尔菲法,依靠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土地的现状用途和规划用途划区。采用的其他方法还有:指标法、因素限制法、聚类分析法、星座聚类法、叠图法等。
6.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香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医乏,其规划体系并不区分城市乡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其发展规划分为全港、次区域和地区二个层面,对应地形成了全港发展策略、次区域发展策略及地区图则二层架构的发展规划系统。
二、简答题
7. 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是什么? 其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案】(1)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
耕地整理潜力是指通过综合整治耕地及其间的道路、沟渠、林网、田坎、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提高耕地质量,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
(2)耕地整理潜力的调查方法
①以乡镇为组织单位,采用实地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各村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耕地的系数与待整理区域的面积(包括耕地及其间的零星地类)。
②以乡镇为组织单位,按各村集中连片耕地的总体坡度(<6度、6~15度、>15度)分别选取典型样区,调查耕地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面积之和占待整理耕地区面积的比例,与设定的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内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占所在耕地区面积的比例。
8. 在公路选线时,平原、微丘陵地区的选线特点是什么?
【答案】(1)平原地区的选线特点
①平原地区地形对路线的约束限制不大,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线形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如何绕避地物障碍等。其路线特征是: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 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以矮路堤为主。
②修建公路时占地是难以避免的,解决好路线与农田规划,农业灌溉水利设施的关系,是平原区选线时的关键问题。布设路线时,要注意既不片面要求路线顺直而占用大面积的良田; 也小片面要求少占耕地而降低线形标准,甚至恶化行车条件。再者,应解决好路线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使路线的布置尽可能地与农业灌溉系统相配合,少占良田,不占高产田。除较高等级的公路外,一般不要破坏灌溉系统,布线要注意尽量与干渠相平行,减少路线与渠道的相交次数,最好把路线布置在渠道的上方非灌溉区一侧或者是渠道的尾部。
③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己有公路运输相配合。在平原区路线布设时,若有老路与新布路线相距较近,而且走向一致时,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地将其改造后加以利用,以减少耕地的占用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微丘陵地区的选线特点
①局部方案多。由于丘陵区的山岗,谷地较多路线走向的灵活性大,可行的布线方案一般比较多,一条路线的最终确定往往需要经过多方一案的比较。
②需要路线平,纵,横二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由于丘陵区地形的迂回曲折和频繁起伏,
平,纵,横二方面相互之间的约束和影响较大,若三者组合合理,可以提高线形技术标准。
③路基形式以半填半挖为主。由于丘陵区的地形特点决定了路线所经地面常有一定的横坡,但是横坡一般并小太陡,路线与农林用地和水利设施的矛盾较大。为节约耕地,应采用半填半挖为主的路基形式。
9.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经常采用的指标有哪些?
【答案】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通常采用定量分析法、横向分析法、单项分析法,即利用相关的数据资料,采用定量的单项分析指标,通过与相邻或上一级行政区域的相应指标的横向比较分析,评价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高低。常采用下列指标:
(1)土地垦殖率
(2)土地利用率
(3)土地农业利用率
(4)土地建设利用率
(5)耕地复种指数
(6)水面利用率
(7)草地载畜量
(8)建蔽率(建筑密度)
(9)建筑容积率
(10)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