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生物化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细胞外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跨膜传递机制激活的受体,刺激膜内特定 的效应酶或离子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信使物质。这种胞内信息分子起到将胞外信息传导、放大、变为细胞内信息的作用,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 )、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 )等。

2. 可逆抑制剂。

【答案】可逆性抑制是指对主反应的抑制是可逆的,以酶促反应为例,可逆性抑制剂和酶形成复合物,抑制酶与底物的作用,从而抑制反应。但这种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又可以分解为酶和抑制剂,分解后的酶仍然可以催化反应,也就是说,可逆抑制剂只降低反应的速度,并不影响反应的发生。

3. 转录后基因沉默(

【答案】转录后基因沉默(上通过对靶标

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基因失活。即双链

动物中则称为

物中一般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

阻抑。

4. 辅酶和辅基。

【答案】辅酶是指与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用透析的方法很容易将辅酶与酶蛋白分开。辅基是指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相结合的辅助因子,用透析法不能去除。

5.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是新掺入的氨酰是延伸中的肽酰的结合位点。

6.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答案】波尔效应是指增加进血红蛋白释放氧。反之高浓度的

分压,提高或者增加

的浓度,能够提高血红蛋白亚基的协同效应,

值,也能增加亚基协同效应,促

分压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

的分压,

都将促进脱氧血红蛋白分子释放

浓度或

值及

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且发现増加

离子浓度或降低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干扰

)。

)是指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

诱导的抑制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植

在真菌中的这种现象称为

这些相互有关的现象。波尔效应主要是描述合氧的影响,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7.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答案】肉毒碱穿梭系统是指长链脂酰CoA 通过与极性肉碱结合成脂酸一肉碱的形式从胞质中转运到线粒体内的循环穿梭系统,从而使活化的脂酸在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

8. 双关酶。

【答案】双关酶能与膜可逆结合,通过膜结合型和可溶型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双关酶大多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节酶,如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3-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氨基酸代谢的Glu 脱氢酶、Tyr 氧化酶;参与共价修饰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二、问答题

9. 试述非离子型去垢剂增溶膜蛋白的机制。

【答案】非离子型去垢剂为两亲性分子,当它们与膜蛋白作用时,可以用非极性端与膜蛋白的疏水区作用,取代膜脂,极性端指向水中,使蛋白质成为水溶性,从而与膜分离。

10.试举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重要性。

【答案】某些大分子的内吞往往首先同质膜上的受体结合,然后质膜内陷形成衣被小窝,继之形成衣被小泡,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对细胞非常重要,它是一种选择浓缩机制,既可保证细胞大量地摄入特定的大分子,同时又可避免吸入细胞外大量的液体。如低密度脂蛋白、运铁蛋白、生长因子、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糖蛋白等,都是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的。

11.光合磷酸化有几个类型?其电子传递有什么特点?

【答案】光合磷酸化可分为3个类型:

(1)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一个开放的通路。 (2)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3)加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也是一个开放的通路,但其最终电子受体不是 而是

12.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 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

【答案】(1)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概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①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具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②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③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2)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13.用图描述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复合体和电子载体的整个代谢途径。

【答案】见图。

14.鱼藤酮(释。

【答案】抗霉素A 的毒性更大。因为抗霉素A 阻断到氧的电子流,鱼藤酮阻断流,而不阻断

的电子流。

的电子

)和抗霉素A (

)为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假定鱼藤酮、抗霉素

A 同等作用于它们各自的作用位点从而阻断电子传递链,请问两者中哪一个毒性更大?并给以解

三、论述题

15.写出与谷氨酸代谢有关的所有途径。

【答案】以谷氨酸脱氢酶为中心的联合脱氨基作用。血氨转运中,Gin 合成酶催化Glu 与氨结合生成Gin , Gin 中性无毒,易透过细胞膜,是氨的主要运输形式。

Glc-Ala

循环

途径

肌肉

中谷

氨酸

脱氢

酶作

接着在丙氨酸转氨酶作用

生物活性物质代谢途径,Glu 本身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脊髓中广泛存在,Glu 脱羧形成的r 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生物体中也广泛存在。

氨基酸合成途径,Glu 是合成Gin 、Pro 、Arg 、Lys 氨基酸的重要前体。

鸟氨酸循环(尿素合成)途径,在线粒体中,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为氨甲酰磷酸的合成提供游离的氨;在细胞质中在谷草转氨酶作用下,把氨基转移给草酰乙酸。后者形成天冬氨酸进入鸟氨酸循环,谷氨酸为循环问接提供第二个氨基。

16.试述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生物膜是靠各种组分之间大量的非共价(静电力、疏水力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聚